李渊睡意正浓,口齿不清的回答一句,“去,别跟老头子抢酒喝。”
说完,嘴巴吧唧两下,翻了个身,呼噜声就响了起来。
莫问笑眯眯的点头,“好,让明礼带你一起去。”
在场人都疑惑的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问一个喝醉的人这句话,估计李渊都没听懂他在说什么。
李恪欲言又止的张了张嘴,最终却没说什么。
他本想趁着时间还早,今日就直接出发,过来皇宫之前就吩咐府中的人准备车马物资,尽快赶去荆州。
“明礼,阿翁就交给你了。”
莫问自然看得出李恪的心思,开口说道:“也让老爷子不留遗憾。”
李恪略做沉思,答应下来,“好,明日再出发也不迟。”
李世民轻叹一声,无奈的说道:“恪儿就替为父送信明一程吧。”
“孩儿知道了。”李恪认真点头,看着武媚娘又落下的眼泪轻声说道:“那我先带媚娘回去准备东西,明日一早启程。”
“好。”李世民看向武媚娘悲伤的模样,开口劝慰道:“逝者已矣,莫要太过悲伤。”
武媚娘眼中含泪,轻轻的点点头,在李恪的搀扶下离开。
莫问看了看寝殿中李渊躺在床榻上的身影,心中轻叹一声。
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的离开,留下的那个才是最痛苦的。
‘人生总是无常。’
心中感叹一句,莫问就跟李世民说了一声,自己也离开了。
翌日清晨。
莫问跟李恪交代一些事情,让他管着李渊少喝些酒,还有给他准备了安神的药物,让他给李渊存着备用,免得到了荆州伤心过度。
李恪答应下来,又接过给武媚娘准备的安神熏香,以及各种准备齐全的药膏。
“你不跟着一起吗?”
把手里的东西收好,交给一旁的一名护卫收好,李恪看着莫问独自一人过来,明白他这次不打算跟着一起去荆州。
“不了。”莫问摇摇头,“反正你们来回也就一个多月,我趁着这个时间给母后和稚奴他们好好看看。”
“稚奴的风疾?”
“嗯,我得跟药王前辈好好想想办法,看看如何才能治疗。”
“辛苦你了。”
“嗨,稚奴可是我儿子的小舅舅,我这个姐夫当然得尽心尽力了。”莫问笑呵呵的拍了拍李恪的肩膀,“走吧,照顾好三嫂和老爷子,路上注意安全。”
“好。”
李恪点点头,大手一挥,一行队伍径直出发。
看着他们远离,莫问收回了心神。
把杂乱的思绪捋顺,直奔医学馆而去。
李渊坐在马车之中,看着长安高大的城墙越来越远。
玄真...
信明...
轻轻吐出一口气,李渊晃了晃还有些宿醉的脑袋,脑海中不自觉的想起年轻时的事情。
“阿翁,感觉如何?”
李恪掀起车帘,见李渊还有些不舒服的样子,拿出刚刚浸湿的面巾,给他擦了擦脖颈,又学着莫问的手法捏了捏虎口处。
“好多了。”抬手止住李恪的动作,李渊轻笑一声,“不用担心,老头子还好的很。”
“阿耶他们可是把你交给我了,我可得把人照顾好,不然若是路上生了病,等回了长安可没有我好果子吃。”
李恪嘴角含笑,努力放轻松一些,让李渊不至于一直想着武士彠的事情。
李渊还真让他逗笑了,手捋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你小子也学的油嘴滑舌了。”
爷孙二人一言一语,说说笑笑间走出好远。
~~~~~~
贞观十三年十月末。
这一天,李世民特地选定了这个日期为长孙皇后种下银杏树。
秋风习习,十月的天气也有了凉意,阵阵微风吹黄了树叶,又将其从树枝上摘下,洒落在大地之上。
观音禅寺内,玄真住持正带着一群光头等着李世民的到来。
早在半个月前,李世民定下了今日的时间,然后通知他们做好准备。
为了今天,禅寺内提前三天就不再接待百姓,全部的大光头都在想着如何处理李世民的事情。
玄真手中的念珠不停的转动,努力平静自己的心情。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负责守门的小沙弥小跑进来。
“住持,住持,人来了。”
一边跑,小沙弥清脆的声音就传进了在场人的耳中。
玄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努力挺直腰板,手中念珠转动的更快了三分。
寺庙门前,庞大的队伍停下步伐。
莫问抬头看着寺庙的大门,心底轻笑一声。
佛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