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小医师 > 第414章 应对

第414章 应对(1/2)

    进了宣政殿后,文武分列而坐,莫问被监礼官在李靖身后安排了一个座位。

    很快,李世民略显疲惫的身影出现,昨夜他也几乎没睡,都在想着该怎么做能最大程度的镇压住灾情。

    一群人恭敬行礼,“臣等见过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众卿平身,今日事关紧急,朕不废话,河东和关内瘟疫横行,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蔓延之势迅速且难以控制。”

    “昨日朕与房杜二相商谈,决定由长安做第一批支援,发动长安附近的医师,宫中御医也一同前去,务必将瘟疫的蔓延遏制住。”

    “众位爱卿可还有良策?畅所欲言,若是可行,朕必定不吝啬赏赐。”

    几句话,让下面人全都议论纷纷起来。

    “父皇,小婿有话要说。”

    一句话引起众人的注意,莫问径直起身,来到大殿之中。

    李世民微微一愣,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早就到了。

    “但说无妨。”不计较琐碎的事情,李世民大手一挥示意他不用顾虑。

    “喏。”拱手领命,莫问直接问道:“不知道此次瘟疫的疫病是哪一种?伤寒?霍乱?疟疾还是痢疾?更或者是...天花?”

    见莫问一针见血的提问,李世民毫不避讳的把那个被他捏碎的奏折拿了出来。

    张阿南很有眼力的从李世民手中接过,三两步走到莫问面前,“驸马爷,这就是奏折。”

    莫问嘴角一抽,压下吐槽的冲动,接过奏折观看起来。

    感染瘟疫的人几乎全部是持续高热,全身乏力不适,表情淡漠,反应也变得迟钝异常。

    且潜伏期短的只有几日,长的足有一个月才会显现出病情。

    “伤寒。”口中吐出两个字,莫问暗暗松了口气。

    还好,是勉强可控的一种疫病,但死亡率依旧是难以保证的。

    这两个字就像一滴水落进了看似平静的油锅,瞬间炸起无数的油花。

    伤寒,自东汉之时,医圣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后,依旧是一大难以解决的疫灾。

    每一次的爆发都会夺去不知多少人的生命,难怪蔓延速度如此快,伤寒的传播速度加上它长短不一的潜伏期,确实难以控制。

    戴胄第一个出班,“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需要准备各类药物,还有调集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征调城中医师,务必尽快遏制疫病的蔓延。”

    李世民点头,“玄胤说的不错,此事交给户部,务必保证后勤的药物供给。记住,朕不管花多少钱,若是支援的药物少了,朕先拿户部开刀。”

    “喏,臣必不负陛下重托。”戴胄躬身领命,退回班中。

    在一群人诧异的目光下,莫问从衣袖中拿出一堆纸张,又在里面翻找出几张纸出来,径直走到戴胄身边。

    “武昌郡公大人,依据奏折上书的病情,小侯判断应是伤寒之症,劳烦武昌郡公多多准备这些药材。”

    说着,把纸张递给戴胄。

    戴胄没有说话,反而是先看向李世民。

    “就依武安郡侯所言,玄胤多准备一些。”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点头示意戴胄照办就好。

    “喏。”戴胄立马领命,又对着莫问说道:“小侯爷放心,老夫必定尽全力而为。”

    莫问对着他躬身行礼,“多谢郡公,若是钱财之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郡公可尽管开口,小侯别的没有,钱财还是有一些的。”

    戴胄也不客气,反正这驸马爷有钱是有目共睹的,当初大婚的时候那叫一个豪华,听说因为两个公主反对,还节省了不少奢侈物品。

    几千贯的玉石说送就送,王羲之的字帖说找就找。

    这样的大户不宰一刀说不过去。

    “既如此,那老夫若是真的提出来,小侯爷可不能拒绝。”

    “为了大唐百姓,必不推辞。”莫问认真点头,又看向李世民,“父皇,小婿还有一事要说。”

    李世民心里叹息一声,对莫问要说的话猜到了大概。

    “说吧。”

    “小婿斗胆,请父皇母后替我照顾丽质和兕子他们一些时日。”说话间,对着李世民躬身一礼。

    “唉~”轻叹一声,李世民终究还是没说出阻止的话来,“所以你要做第一个?”

    “是第一个,相信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莫问轻笑一声,“医者仁心,还是会有很多人能做到的。”

    “惟愿世间无人病,宁肯架上药生尘吗?”李世民突然想到自己跟莫问刚刚见面时的事情,心里莫名的开心,嘴角忍不住笑了一下。

    “没错。”认真点头,莫问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眼神示意张阿南递给李世民。

    张阿南心领神会,把莫问手中的纸交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接过查看一番,眉头微微蹙起。

    把纸张收好,又看向下面,“就这样,户部准备药物,粮草,以及各种诊治用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