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小医师 > 第334章 李靖请辞,封平章政事

第334章 李靖请辞,封平章政事(1/2)

    这一天,卫国公府内。

    莫问看着李靖教导薛礼兵法。

    “用兵之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要让对手捉摸不透。”

    莫问听的哈欠连连,薛礼倒是认真,一双眼睛瞪得老大,连连点头,时不时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足足两个时辰后,莫问的眼皮已经在疯狂的打架了。

    李靖手捋胡须,指着面前摆放的沙盘,“仁贵来看,此处易守难攻,且粮道在其身后,水源也难以切断,如何处理?”

    薛礼略作思索,微微摇头,“师父,恕弟子愚钝,一时间想不出办法。”

    李靖微微一笑,“很正常,此局艰难,就连老夫也颇为头疼。”

    “水源下毒,炸毁粮道,只围不打,不出半月,必定可尽全功。”

    莫问被两人的对话吸引了注意,努力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一句话把师徒二人说沉默了。

    为什么你小子打仗就这么极端呢?

    动不动的就水中投毒,放火烧山的。

    莫问似乎也察觉到自己这计策有点不好,挠挠头,略带尴尬的笑了笑。

    “不得不说,也是个办法。”

    李靖为了不打击莫问,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为什么莫问会出现在这里呢?

    昨日,李靖称病不朝,直接辞了兵部尚书的位子,李世民二话不说,派人通知莫问,让他过来看看。

    这不,今天就过来了。

    被莫问扫了兴致,李靖就让人收了沙盘,又吩咐人去准备饭食。

    莫问眼见李靖不继续教导薛礼兵法,终于也是开口了。

    “李伯伯,今日来此的目的也瞒不住你,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请辞的原因可是高甑生诬告一事?”

    李靖手捋胡须,并不解释,轻轻点头,表示默认这个说法。

    但其中真正的原因无论是李世民,还是莫问,哪怕是朝堂上最政治白痴的都能看出来。

    李靖请辞的最大原因是功劳太大。

    倭国一行,李靖归来后,李世民给他一个武将兼领了两个文官。

    这一次吐谷浑一战,李世民对其他人的封赏全都给了,但唯独李靖的始终没下来。

    李靖明白,李世民现在有些为难,再进一步就是尚书省左右仆射。

    可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做的好好的,总不能踢下来一个。

    于是李靖干脆后退一步,也算主动退出朝堂的烦心事。

    高甑生诬告一事,也是提醒了他,最近的时间里,他都是闭门谢客,非亲非友不得入内。

    同时在昨日上奏,称病不朝,主动辞去兵部尚书一职。

    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又让莫问过来了。

    莫问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来一封圣旨,冲着李靖一挑眉。

    “李伯伯,准备接旨吧。”

    李靖嘴角抽搐,你个小混蛋,有圣旨不早拿出来。

    就要起身接旨,却被莫问制住。

    “不必不必,说笑罢了,父皇交代过,李伯伯听着就好。”

    说完,莫问笑呵呵的打开圣旨,一字一句的宣读道:“敕令:贞观八年五月,吐谷浑进犯大唐,掠我鄯州,使我鄯州百姓流离失所,遭受无端磨难,朕特请卫国公出征数月,凯旋而归。”

    圣旨中,李世民对李靖的夸奖不吝词藻,言语间全是欣赏与赞美。

    “卿以疾请辞,朕心悲痛,何异于断朕一臂膀?哀乎,痛乎。”

    “朕特派武安县侯拜访,为卿医治疾病,望有朝一日卿可复归朝堂,为朕分忧,为大唐百姓解难。”

    “于此,朕封李卿特进,保留李卿封爵俸禄,可待李卿身体安康时,往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望卿莫要辜负朕之美意,切勿拒绝。”

    一封圣旨读完,莫问笑眯眯的把圣旨递到李靖面前。

    “李伯伯,这个封赏还好?”

    李靖轻笑一声,伸手接过,“臣,多谢陛下恩赐。”

    “嘿嘿,父皇还有一句话让我带来,李伯伯可要听?”嘿嘿一笑,莫问神秘兮兮的问道。

    “贤侄有话就说,老夫还要留下时间教导仁贵兵法。”

    李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混小子,我不听你就不说了?皇帝让你带的话,你要是敢忘了,保证你小子脱层皮。

    “哎呀,别这么严肃,父皇说了。”清清嗓子,莫问学着李世民的样子说道。

    “高甑生一事,朕可是给了药师一个交代,药师可不能弃朕而去,不然朕不是白白在南郊挨饿受冻了那半个月?”

    说完,莫问笑嘻嘻的端起茶杯,递到李靖面前。

    “李伯伯,你看父皇他都把高甑生流放了,也查明了他是诬告,咱们就消消气,你看过几日...”

    李靖抬眸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个古怪的微笑。

    “臭小子,就是靠着这张嘴哄得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