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枫带着技术团队走进育才中学的教室时,王老师已经组织好学生们。讲台上架设着普通摄像头和麦克风,旁边的笔记本电脑运行着刚完成测试的虚拟教师系统。今天要验证的是最基础的功能:数字人教师能否根据学生表情反馈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上课铃响,屏幕上出现一位穿着校服的虚拟教师"小知"。她用清脆的声音开始讲解勾股定理,摄像头则实时捕捉着三十多位学生的面部表情。系统后台,各种数据飞速跳动:专注度85%、困惑度12%、疲劳度3%...
当讲到"勾股定理的几何证明"时,系统检测到困惑度突然上升到27%。小知立刻停下讲解,调出动态几何模型:"同学们好像对这个证明过程有些疑问,我们换个方式理解..."
坐在后排的秦枫注意到,原本皱眉的几个学生渐渐舒展了眉头。他悄悄问旁边的王老师:"平时讲到这里,学生反应如何?"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走神,"王老师指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现在困惑度降到15%了,比预期的效果好。"她兴奋地补充:"最神奇的是,系统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困惑点,课后会推送针对性的练习。"
第一节课结束后,技术团队立刻收集数据:整堂课学生平均专注度78%,比传统课堂提升23%;知识点掌握测试正确率82%,比之前提高17%。更让秦枫惊喜的是学生反馈,85%的孩子表示"喜欢小知老师的讲课方式",76%的学生希望"每天都有数字人课程"。
"但还是有问题,"秦枫指着系统日志,"当多个学生同时出现困惑时,系统不知道该优先解决谁的问题。"他当即决定:"增加课堂投票功能,让学生主动标记不懂的地方。"
这次试点成功让团队信心倍增。回到公司后,秦枫立刻召集销售团队:"教育行业可以作为突破口,但不能只做内容供应商。"他在白板上画了个商业模式图:"硬件+软件+内容+运营,我们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很快吸引了一家连锁教育机构的注意。对方愿意投入200万进行三个月试点,覆盖10所学校的5000名学生。秦枫亲自带队制定实施计划:第一周完成数字人教师形象定制,第二周进行课程内容转化,第三周开展教师培训,第四周正式上线运行。
试点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有家长投诉数字人教师"没有温度",有老师担心自己会被取代,甚至有学生偷偷给虚拟教师P图恶搞。秦枫带领团队逐一解决:增加数字人教师的个性化互动功能,组织教师参与数字人课程设计,开发学生监督举报系统。
三个月后的数据报告让所有人震惊:试点班级数学平均分提高12.5分,学生学习兴趣测评提升40%,教师备课时间减少60%。那家连锁机构当场决定追加1000万投资,将数字人教学系统推广到所有分校。
这个案例迅速在教育行业传开。秦枫的办公室每天都有访客,有来自北京的教育集团,有深圳的科技公司,甚至有新加坡的教育部门。"这只是开始,"秦枫在公司年会上对全体员工说,"教育、金融、电商、文旅...每个行业都需要数字人,但每个行业的数字人都应该不一样。"
**第七章:生态扩张——数字人的星辰大海**
当秦枫站在行业峰会的演讲台上时,台下坐着五百多位来自各行业的精英。大屏幕上播放着公司一年来的成果:为300多家企业提供数字人解决方案,服务用户超过2000万,市场估值突破10亿。
"很多人问我,数字人究竟能做什么?"秦枫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会场,"我的答案是:数字人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扩展人类的能力边界。"
他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使用数字人客服的企业,客户满意度提升35%;采用虚拟主播的媒体,内容生产效率提高300%;部署虚拟员工的银行,运营成本降低40%。"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工作方式被改变,是无数行业的服务模式被重构。"
演讲的高潮部分,秦枫发布了公司的"数字人生态计划":投资1亿建立数字人产业基金,扶持上下游创业公司;开放数字人API接口,让开发者能便捷接入各种应用;发起"数字人伦理倡议",规范行业发展。
"我们要建立数字人身份证系统,"秦枫展示着手机上的原型应用,"每个数字人都有唯一身份标识,记录其创作背景、使用授权和行为记录。"这个系统既能保护数字人IP的知识产权,又能防止技术被滥用。
台下的张总频频点头。他的连锁餐饮集团刚上线虚拟服务员,顾客通过AR眼镜就能看到数字人推荐菜品。"以前每家店需要培训20个服务员,现在只需要5个,"张总对旁边的投资人说,"秦枫他们这套系统,至少帮我们节省了30%的人力成本。"
王老师则带着学生们的数字人作品来到会场。那些由初中生设计的虚拟教师,不仅能讲解知识,还能陪学生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