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汉阙三国梦 > 第115章 再夺天工

第115章 再夺天工(2/3)

猎,只是从未实际操作过。听刘禅说出这个新名词,不由好奇。

    “就是将植物或矿物粉末或涂抹于纸面,或掺入纸浆,使制成的纸张表面附着一层胶质,如此便可提高纸张质量,令纸面更加平整和光滑,也更易保存。”

    “胶!?胶!?”李譔连着念了两声“胶”字,心里越发震撼:“纸面附着一层胶,想来真能防止洇水,若如此,非但容易书写,纸张也势必更结实耐用。绝妙!”

    刘禅摆摆手,心想你先别打岔,我还没说完呢。接着道:“造纸的原料也可改进。比如竹子,这东西荆州遍地都是,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能够大幅降低制作成本。”

    黄月英也激动起来,她虽不懂造纸术,但触类旁通,听听就知道这办法的价值,连声音都略带颤抖:“阿斗,你这都是跟谁学的?这、这可太——”

    “公子,那印刷可是像刻印章那般,将文字反刻,再印到纸上?”李譔打断了黄月英的感慨,又探讨起印刷术来。

    刘禅点头表示赞许:“正是,李大人果然内行。”

    “印”这东西先秦时便有了,受尺寸限制,多刻人名或机构名于其上,主要用途是盖在竹简的泥封上起保密作用,故有封印之说。在纸张普及前,完全没有印刷的需求,也就没人尝试刻制大量文字或图形。李譔能够举一反三,一语道出印刷的门道,实属不易。

    “但是,一整篇文章那么多字,得刻多大一块印啊?就算刻得下,单是刻字也够费工夫了。”

    黄月英也不白给,马上看出其中的问题。李譔被问住,抬眼去看刘禅。

    “月姨,这不难。”刘禅又是轻松一笑:“咱们可以预制一套印,每块上面只刻一个字。使用时先选字排版,而后敷墨,将纸张拓于其上,便可印出文章来。更换内容只需重新排版即可,省时省力。”

    “哎呀!”李譔闻听此言,忽然两眼瞪得溜圆,情不自禁地伸臂后仰,扑通一声仰面摔倒,把黄月英和刘禅吓了一跳。

    “掾主,你、没事吧?”李譔毕竟是一把手,黄月英怕他摔坏了。

    李譔挣扎着撑起身体、满脸尴尬:“无妨!公子见谅。适才这印刷之法实在奇妙,巧夺天工!巧夺天工!下官一时惊愕,乃至失态,惭愧!惭愧!”

    李譔拱拱手,继续他的感叹:“若这造纸与印刷术搞得成,大量印制书籍便不是问题。倘如此,书籍将不再为世家垄断,寒门子弟亦可学习。天下大同不远矣!”

    李譔越说越激动,整张脸憋得红了起来,突然起身,再向刘禅拜倒:“公子真天纵之主也。李譔愚钝,此生愿追随公子,成此伟业,死而无憾矣!”

    刘禅急得连忙摆手,爬起来将李譔扶起:“李先生,使不得。刘禅一稚子耳,安敢受先生此礼?先生高才,乃国家之凭仗,万不可如此。”

    黄月英怕冷了场,也来岔开话题:“工掾并无懂得造纸与印刷之人,我看还得先征集人手,才能开始试制。”

    李譔点头起身,向刘禅告辞,立刻就去安排。黄月英则拉起刘禅的手,不可思议地盯着他看。

    刘禅让她看得扭捏,侧过脸去问:“月姨,干嘛这般盯着我看?”

    黄月英欲言又止,摇摇头回答:“你这孩子,总让月姨看不透。你那些惊世骇俗的想法,都是从何而来?”

    “这……,哈哈,我也不知道,突然就冒出来了。先不说这个,李先生去张罗造纸,您可得帮我盯着蒸馏器的进度呀,这件事也要紧的很。”

    黄月英闻言嗔怪:“这是份内之事,还用特意叮嘱月姨?”

    “好吧。既然今天做不成,那我也不多待了。近来一直泡在此处,没去拜见仲景师父,我去医学院看看。”

    “你只管去,这里尽可放心,见了仲景先生代我问好。对了,还有静怡那丫头,让她有空来玩。”

    刘禅答应一声出了工掾,在护卫们的簇拥下赶往医学院。

    仲景医学院内,两位大佬张仲景与华佗正在商议课程安排。刘禅建议成立医掾并培养一支军医队伍的事,孔明已经同两位先生面谈过。两个老头听到这消息自是又激动又期待,为这事这几日可没少劳神。

    开设外科刻不容缓,然而这课怎么上却成了问题。一没有教具,二没有教材,这动刀子的活儿光靠言传它也学不会呀!

    正发愁时,刘禅出现在堂前。他作为张仲景的亲传弟子,进出医学院当然不需要通传。

    “徒儿拜见师父,拜见华先生。”

    刘禅躬身行礼。两位老人闻声回头,张仲景见是小徒弟,满脸藏不住的笑,喜道:“禅儿,来得正好,快,给我们两个老儿出出主意。”

    刘禅不由好奇:“二位先生何事不决?”

    不等张仲景开口,华佗便急着抢答:“还不是为了增开外科之事。这外科不比内科,若不对照实物、亲自动手,怕是教不会呀。可总不能真找个人来开膛破肚吧?我二人商议良久,也拿不出个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