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陛下莫怕,将军来也 > 第150章 一晃四年

第150章 一晃四年(1/2)

    永宁十一年。

    悠悠四载时光,如白驹过隙。

    自晨曦初照,应以安便端坐于龙椅,与群臣商议国事,从朝堂大政到民生琐事,桩桩件件,皆亲力亲为。

    待散朝之后,也不得闲,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太上皇与太后宫中,行那晨昏定省之礼,言语谦卑,尽显孝道。

    而后,便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奏折中。

    其实,朝中诸多事务,大可不必如此操劳,有干练臣子可分担,可太上皇却执意要求,她行事必须亲力亲为,且每做一事,都要说一句,“朕虽贵为天子,坐拥江山,然生性愚钝,资质平平。今之所为,皆仰仗太上皇悉心教导,方能稍有建树。”

    平日里,她常身着素袍,前往古刹,于那香烟袅袅中,虔诚诵经祈福,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又时常微服出巡,深入市井街巷,隐去身份,听百姓的疾苦与诉求。

    夏日,骄阳似火,她于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询问农户收成;冬日,寒风凛冽,她走进贫寒人家,送去棉衣与粮食,慰藉百姓疾苦……

    一时间,朝野上下,街头巷尾,众人皆赞,“北朝有太上皇这般贤明之人,实乃我朝之福也!”

    应以安仿若不知疲倦的孤影,于这山河之间四处奔忙,寒来暑往,不曾有一刻得以停歇。

    偶然间。

    应以安对镜整冠,惊觉两鬓不知何时已生出了白发,那如雪的发丝,在乌发间显得格外刺眼。

    这四年,于辛允而言,时光恰似上满弦的弓弩,一刻不得松弛。

    曙光初绽。

    她已置身校场,长枪在手中虎虎生风,一招一式反复打磨,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

    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早已成为她生活的底色。

    或是周边村庄被匪患侵扰,跟随廖建元成功收服山匪,村庄重归安宁。

    或是于村庄的义工事务,帮着村民修缮损毁的房屋,肩挑背扛砖石木料。

    此外,还与其他军营的比试切磋,各军营精锐汇聚,辛允凭借平日练就的过硬本领,在比试中屡展锋芒。

    一日,夜幕沉沉。

    思政殿。

    “陛下,太上皇有口谕。”

    前来传讯之人,并非以往常见的福才,而是禄丰。

    正伏案审阅奏折的应以安,手中朱笔一顿,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倦怠与挑剔,语气冷淡,“朕听惯了福才传话,让他来。你,先退下。”

    “陛下,今时不同往日,”

    禄丰嘴角一勾,眼中满是不屑,开口道,“您可不再是当初的天子,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罢了。既然是傀儡,就该有傀儡的样子,别再使这些小性子,乖乖听着便是。”

    说话间,他不但语气轻慢无礼,更是挺直了腰杆,昂着头,全然没了以往面对天子时那副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模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傲慢气,仿佛眼前的应以安已不再是天下之主,而他自己才是。

    应以安听闻禄丰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手中朱笔只是微微一顿,旋即搁下。

    “朕即便是傀儡,这皇位亦是朕的,身份从未改变。你身为奴才,在朕面前就该谨守本分,低下你那不该抬起的头。在太上皇跟前,你尽可摇尾讨好,当好他的忠仆。”

    说着,她抬手。

    “但在朕这里,莫要忘了自己是谁。”

    应以安将毛笔上的墨水用力甩向禄丰,墨点溅落在禄丰身上,好似一朵朵悄然绽开的墨花。

    禄丰心中愤懑如潮,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

    可当他对上应以安那平静却暗藏威严的目光,又不得不强压怒火。

    眼下太上皇应以正指望着应以安帮忙,哪会为了自己这点事儿出头,要是搁在几年前,太上皇对自己宠信有加,应以安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这般对自己。

    没办法,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禄丰极不情愿地弯下了腰,拱手作揖,话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怨愤,“……是奴才僭越了。”

    时移世易,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应以安神色平静,仿若刚才的风波从未发生,“说吧。”

    “回陛下,”

    虽心中仍有不甘,但禄丰已收敛了方才的傲慢,恭声禀报,“太上皇有令,命陛下您即刻征兵,筹备攻打中州之事。另外,太上皇还嘱咐,此番出征,陛下需御驾亲征。”

    “为何一定要朕御驾亲征?”

    应以安太清楚御驾亲征意味着什么,这绝非小事,背后定有缘由,此前朝中诸多事务已被应以正插手操控,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御驾亲征之令,更让她觉得蹊跷,应以正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禄丰垂首,不与应以安对视,恭声回道,“太上皇说了,若陛下御驾亲征,将士们见天子亲临,士气必定大振,如此便能一鼓作气拿下中州。”

    然而,事实并非如禄丰所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