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沉浮录! > 第132章 雪中送炭

第132章 雪中送炭(1/2)

    江春生回到办公室,开始处理上午打印的文件。他仔细地将几份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的通知逐一盖上公章,然后把每份通知后面都附上了被评选正式职工的人员名单。随后,他将这些通知分别送到了各个办公室,以及位于后面的机械和修理班组。

    对于襄松桥项目施工点的通知,江春生并没有打算直接送到项目工地现场。他心里很清楚,刘队长晚上会回家,所以他决定将这份通知送到刘队长家里,请他的家人代为转交。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工作,又能确保刘队长能够及时收到通知。

    送完通知后,江春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起纸笔,前往副队长办公室,准备与老金一起梳理年度总结的框架。当他走进副队长办公室时,发现老金正伏案奋笔疾书。

    老金听到江春生的脚步声,抬起头来,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小江,快过来,咱们一起把总结的框架捋一捋。”

    江春生坐到旁边,和老金开始讨论起来。他们先回顾了自去年工程队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从工程队的基建,到团队组建;从项目开展完成情况到团队协作表现,逐一分析。老金经验丰富,提出了不少关键要点,江春生则凭借之前在治江基层社监事会工作时写总结的经验,对细节进行补充。

    两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就把总结的大致框架定了下来。老金看着框架,满意地点点头,说:“小江,你思路很清晰, 就按这个写。”

    江春生笑了笑:“金队长,还是您经验足,我会按照您列出的大框架,进行充实和完善,然后再给您审定。”

    江春生回到自己办公室,开始按照框架撰写年终总结。他全神贯注,把工程队一年来的成果和不足都详细地写了下来。写着写着,他仿佛看到了工程队从无到有,从零起步后近一年来的奋斗历程,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第二天上午,江春生反复从杜会计那里获取各种数据,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成绩说明。老金不时点头,偶尔提出修改意见。

    “节省基建投资这部分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老金指着其中一段,“不过最好加上与其他单位类似建设规模的横向对比。”

    江春生点点头:“我去联系一下景工,请他提供一些数据给我参考。”

    下午,总结的初稿终于完成。江春生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发现窗外已经飘起了细雪。正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江老弟!好久不见,”进来的是钱霜的男朋友郑家明。

    江春生赶忙起身,笑着招呼道:“郑大哥,快进来坐。这么冷的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郑家明搓了搓手,笑道:“钱叔让我来找你,给敬老院送木炭过去是吧?!”

    “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钻到年终总结里面还没有绕出来呢!”江春生抬手拍了几下自己的头顶,抱歉的笑笑:“那我们现在就走,早去早回?”

    “行!木炭在哪里装?”郑家明问道。

    “在后面仓库。”江春生回答。

    “钱叔说多装四篓,一共十篓,要你跟保管员说一声。”

    江春生带着郑家明来到后面仓库。江春生叫来了仓库保管员朱慧兰。

    只见仓库里还堆着十几个竹片编制的圆柱形大篓子,里面都是一根根长长的黑黑的木炭。他们两人开始合力将十篓木炭装上郑家明开来的双排座客货车。装完木炭,江春生拍了拍身上的灰,和郑家明一起上了车,朝着敬老院驶去。

    一路上,天空中飘洒着细细的雪花,它们像是被风吹散的棉絮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这些雪花在空中飞舞着,轻盈而飘逸,但一旦接触到地面,就会迅速融化,消失得无影无踪。道路因为雪花的滋润而变得有些湿滑,郑家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汽车,以确保安全。

    车内,江春生和郑家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些生活中的趣事。尽管对话并不连贯,但两人之间的氛围却很融洽,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友好。

    “跟女朋友燕子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现在天冷了,去治江不方便了吧?”郑家明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

    江春生沉默了一下,苦笑道:“郑哥,不瞒你说,我们俩已经断了联系,她两个月前调到省城去了。”对于郑家明,江春生并没有完全隐瞒自己的感情遭遇。

    “什么?”郑家明十分惊讶,“离这么远了,那你们……”

    “唉!雪燕她妈嫌弃我是养路工,不同意我和她的事,就把她想办法给弄走了。”江春生叹着气简短的说道。

    “哦~~没办法挽回了吗?”郑家明减慢了车速,扭头扫了副驾驶位置上的江春生一眼。

    江春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她妈以死相逼,雪燕又是个孝顺的人,我暂时看不到什么希望。”

    郑家明听后,也跟着叹了口气,“唉,这当父母的若是强烈反对,做子女的还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感慨着,似乎对长辈的这种行为很理解,“——哎!你好像是才二十岁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