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69章 先进城歇息,有话慢慢说

第469章 先进城歇息,有话慢慢说(1/2)

    李景稷正思忖着,见李国助目光淡淡扫过来,才倏然收回心神,连忙拱手道:

    “在下礼曹参判李景稷,”

    他侧身抬手,依次介绍身侧同僚,指尖起落间透着朝廷官员的规整,

    “司宪府大司宪金庆征,承政院注书黄昭,刑曹参判梁梦麟,兵曹佐郎高忠元,户曹正郎夫仁杰。”

    他收回手,再次向李国助拱手,语气平稳中带着几分审慎,

    “我等奉国王殿下之命而来,叨扰了。”

    李国助一怔,李景稷汉语之纯正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久闻永明镇在东海颇有气象,杨先生掌户籍钱粮,想必对济州的水土也有些见识了?”

    黄昭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眼神却在快速传递着只有彼此能懂的信息,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几分熟人间的默契。

    “黄大人谬赞,刚到半月,还在看地形,倒是济州的海鱼鲜得很,比登莱的更嫩些。”

    杨天生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眼底却飞快地掠过一丝了然,拱手的幅度不大不小,透着江湖历练出的圆滑。

    这两个老熟人互相装作不认识,倒在那里寒暄上了。

    “永明镇与朝鲜仅有一江之隔,承蒙贵国照应,敢问光海君殿下近来安否?”

    李国助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带着刻意为之的关切,仿佛真的对朝鲜国王的近况十分上心。

    “李将军有所不知,我国已于三月十四换了国王,如今是绫阳君殿下在位。”

    李景稷脸上的笑容淡了三分,眼神微微一沉,正了正衣襟,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与紧张。

    “绫阳君殿下?”

    李国助眼睛微睁,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

    “据我所知,光海君今年不过四十有八,正值春秋鼎盛,为何要传位于绫阳君呢?”

    他眉头微挑,眼神却锐利如鹰,紧紧盯着李景稷,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些什么。

    “李将军有所不知,这变动就在上月。”

    李景稷语气中带着几分痛心疾首,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目光扫过远处的海面,似在回避什么,

    “三月十二那日,绫阳君正是在汉城众臣拥戴下即位的。”

    “光海君在位十年,近来行事越发乖张。”

    “去年冬月起,就有流言说他私通建奴,连大明派来的使者都敢怠慢。”

    “到了三月,汉城里的勋贵们实在按捺不住,夜里开了西大门迎绫阳君入城,这才换了新君。”

    “距今日才半月有余——想来绫阳君还没来得及请求大明的册封吧?”

    李国助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目光紧紧锁在李景稷脸上,观察着他的反应,仿佛笃定这句话会击中对方的要害。

    李景稷脸色微沉,语气也带上了几分严肃与不满,眼神中充满了质问,仿佛终于按捺不住积压的情绪:

    “李将军宣称永明镇为大明边镇,既要借济州之地为抗金据点,为何不先遣人禀明我国国王,反倒先强占了济州城?”

    “济州乃朝鲜疆土,这般举动,未免让人心生疑窦。”

    “光海君首鼠两端,在大明与建奴之间摇摆不定,我也是怕直接提出请求,得不到批准,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李国助神色坦然,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自己的举动全是出于无奈的权宜之计,

    “永明镇远离建奴腹地,只能防备建奴劫掠东海女真,无法向东江镇那样随时威胁建奴腹地。”

    “我们只想借用济州岛一隅之地,做个中转据点,方便支援东江镇。”

    他语气平静,眼神却带着几分客观的分析意味,仿佛在陈述一个不争的事实,试图让对方理解自己的处境,

    “倒是绫阳君殿下新即位,不知对建奴、对天朝,是什么态度?”

    “绫阳君殿下向来恭顺天朝,抗金之心,比谁都恳切。”

    李景稷语气沉了沉,带着几分谨守“华夷之辩”的郑重,

    “光海君失德,亲近蛮夷,早已不是我朝鲜之主,李将军尽可放心。”

    “既如此,倒是我等孟浪了。”杨天生在旁插了句,声音平和。

    “都是为了抗金,说不上孟浪。”

    黄昭适时笑了笑,话锋一转,

    “只是我等从汉城赶来,路上走了半月,确实有些乏了……”

    “是在下考虑不周。”

    李国助立刻接话,侧身让出通往城门的路,

    “诸位大人长途跋涉,海风又烈,城外不是说话的地方。”

    “我已让人在城里备了些茶水点心,还有永明镇带来的橡子酒,虽不比汉城的佳酿,倒也解乏。”

    “先进城歇息,有话慢慢说,如何?”

    李景稷看了眼金庆征,见他只是低头往纸上写着什么,便拱手道:

    “既蒙盛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