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61章 待贵国使者来了,自然真相大白

第461章 待贵国使者来了,自然真相大白(1/2)

    李国助送给金梦瑞的两百支燧发枪步枪,是雅兰1622式步枪,还配有套筒刺刀。

    他根本不怕朝鲜仿造,因为朝鲜根本造不出燧发枪机需要的合格簧片。

    至于套筒刺刀,朝鲜学去也就学去了,反正对抗金也有好处,对永明镇也构不成威胁。

    400料老闸船说的则是180吨级的老闸船,

    配备6门9磅炮和4门12磅炮,火力超过朝鲜的任何战舰。

    金梦瑞猛地抬头,眼中的沉郁被震惊取代。

    他拿起一支燧发枪,手指抚过冰凉的枪管,

    又掂了掂那架望远镜,镜筒的重量压在掌心,竟比五千两白银更让他心头发烫。

    旗舰……他舰阵半生,何曾想过能有一艘真正强大的旗舰?

    “李公子……”

    他声音有些发颤,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化作一个郑重的抱拳,深深鞠了下去。

    朴宗庆在他身后看着那些火枪,紧绷的嘴角也悄悄松了些。

    崔淀在一旁看得眼热,又凑上来想插话,被李国助一个眼神制止了。

    “崔大人,”

    李国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速速派人去汉城,告诉光海君,济州岛已在我掌握之中。”

    “让他即刻派使者来谈判,晚了,这济州岛可就是我的了!”

    “是!是!”

    崔淀连忙应着,刚才对银锭的热乎劲全转到了传令上,那模样比刚才迎接时还要急切。

    风卷着城头的白旗掠过吊桥,李国助望着敞开的城门,又看了看身旁捧着望远镜的金梦瑞,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硝烟正在散去,而属于他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

    天启三年三月十五,1623年4月14日,午后。

    济州城的春寒还未褪尽,城头的风裹着海腥气,吹得永明登陆军的旗帜猎猎作响。

    进城已有数日,街道上的店铺渐渐开了门,只是行人见了穿制服的士兵,总免不了加快脚步。

    李国助住在济州牧使府的后院,每日除了巡查城防,便是对着地图琢磨。

    他在等一个消息,一个来自汉城的消息。

    “哗啦——”

    门帘被猛地掀开,金梦瑞大步走了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户外的寒气。

    他脸色凝重,与往日沉稳的模样大相径庭,一进门便抱拳道:

    “李公子,汉城那边,怕是出变故了。”

    李国助正用银签挑着茶盏里的浮沫,闻言抬了抬眼,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

    “哦?金将军何出此言?崔淀派去的人这么快就回来了吗?”

    “不,使者不可能这么快回来。”

    金梦瑞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却异常锐利,

    “可能是政权更迭,我怀疑,汉城的朝堂已经换了主人。”

    李国助放下茶盏,故作惊讶地挑眉:

    “这可不是小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济州岛与半岛隔着两百里海面,崔淀的使者今天能到木浦就不错了,”

    “难不成还能隔空传声?”

    金梦瑞走到窗边,望向西北方海峡的方向,沉声道:

    “是镜光烽路,在烽火台上利用青铜凹面镜反射日光传递信号。”

    “今日午时,莞岛方向传来三闪加连闪的镜光信号,是王位更迭的意思。”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我只是想不通,光海君正值春秋鼎盛,怎么可能传位给别人?”

    “但愿是我看错了吧——”

    李国助故作沉吟,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济州岛离全罗道最近也有二百里海陆,这烽火台的镜光如何能传这么远?”

    “靠的是接力和巨镜。”

    金梦瑞解释道,

    “每座烽火台都建在最高处,莞岛、黑山岛、济州岛各设一站,”

    “彼此间隔百里,恰好能在晴天看见对方的镜光。”

    “最关键的是反射阳光用的青铜凹面镜,直径足有三尺四寸,打磨得极为光滑,”

    “天气晴好,且正午阳光最烈时,反射的光斑在百里外都能看清。”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只是这镜光烽路太挑天气,必得晴空万里才能准确传递信号。”

    “不过有了望远镜后,哪怕是薄云天气,也能捕捉到光斑的闪烁。”

    他突然又皱起了眉头,

    “我刚才就是用望远镜看的,着实不该看错,难道说……”

    “即便如此,”

    李国助出言打断了他,

    “一个三闪加连闪的镜光信号,就能断定是王权更迭?”

    金梦瑞摇头,语气里带着难掩的忧虑:

    “不敢完全断定——但这般规模的镜光传讯,绝不会是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