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51章 我们最迟等到三月十二

第451章 我们最迟等到三月十二(1/2)

    “好,我一定会按你说的去做。”

    金梦瑞苦笑了一下,看来是有些不甘心,或者是不看好济州岛的未来。

    “将军是不是对我做出的承诺还不放心?”

    李国助敏锐地察觉到金梦瑞的情绪,不等他回答,就接着道,

    “我说的这些当然不可能只是口头承诺,”

    “只要光海君同意了,我们双方肯定是要签订书面协议的。”

    “有了书面协议,您还怕我们会不遵守吗?”

    金梦瑞顿时释然了,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国助,问道:

    “小将军在永明镇的地位似乎很高——”

    “可是以你的年龄,根本不可能是永明镇总兵颜思齐——”

    “你究竟是什么人?”

    李国助淡淡一笑:“我姓李,名国助,字弘济,乃平户华商李旦之子。”

    金梦瑞的神情像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但是并没有发出声音。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恍然、震惊,与理所当然,却接着问道,

    “那么我和朴将军现在可以去济州城了吗?”

    “那就有劳二位将军了!”

    李国助立即起身拱手,旋即又啪啪地拍了两下手掌。

    很快便有两名士兵抬过来一口长约半米、宽约一尺、高约半尺的木箱子放在金梦瑞和朴宗庆面前,并揭开盖子,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银元宝。

    “这五千两白银请两位将军带去给崔牧使,告诉他只要开城投降,还有五千两奉上。”

    李国助含笑说道,

    “至于两位将军,待事成之后,我们另有重谢!”

    金梦瑞却昂然道:

    “我与朴将军可不是崔淀那种人,李公子无需用金钱贿赂我俩。”

    “只求事成之后,李公子能遵守承诺,”

    “真的把济州岛打造成抗金基地,并且造福济州百姓,使其从此免受倭寇之扰!”

    “两位将军果然是深明大义!”

    李国助肃然起敬地拱手道,

    “承诺我自当遵守,但酬谢还是不能少了两位将军的。”

    “将军请放心,我给两位的酬谢肯定是你们无法拒绝的,也肯定比银子有意义的多。”

    “既然如此,我便拭目以待了。”

    金梦瑞对李国助拱了拱手,便转对朴宗庆说起了朝鲜话。

    李国助与金梦瑞商谈之时,朴宗庆一直是一脸茫然,显然是不懂汉语的。

    所以直到这时,他脸上才出现了情绪波动,还跟金梦瑞有问有答地说了起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看起来一时半会还说不完。

    李国助身旁本来是有个朝鲜语翻译的,因为金梦瑞会说汉语,而没能派上用场。

    这时终于有机会发挥作用了,便连忙附耳,帮李国助翻译起来。

    朴宗庆一开始是迷茫,继而是震惊,接着大吼大叫地斥责起了金梦瑞,却又因为金梦瑞的一句话平静下来。

    “金将军说,你有什么想不通的,咱们可以在去济州城的路上说,不要在这里吵闹。”

    翻译把金梦瑞使朴宗庆平静下来的那句话翻译给了李国助。

    果然,两人小声嘀咕几句后,金梦瑞转对李国助拱手道:

    “李公子,我与朴将军这便告辞了,还请你勿骄勿躁,静候佳音。”

    “快去给两位将军备马!”

    李国助忙吩咐亲兵道,然后又对金梦瑞拱手道,

    “请将军转告崔牧使,就说我们最迟等到三月十二,”

    “到时他若还不开城投降,我们可就要攻城了!”

    济州城并不沿海,距离海边还有两三公里,明代的五千两相当于现在的186.5千克,

    没有马,金梦瑞和朴宗庆带着五千两白银,是难免要在路上吃苦头的。

    所以李国助吩咐人给他们备马,可谓是很贴心和周到的。

    “好,我一定转告崔牧使,告辞!”

    说罢,金梦瑞便转身领着朴宗庆走了。

    朴宗庆是朝鲜仁祖时代济州籍将领,

    其生平以本土防御专家身份贯穿光海君至仁祖朝,经历颇具悲剧性。

    朴宗庆是济州牧马奴之子。

    1605年,他取得济州乡试武科及第,创“马上连珠箭”纪录,十矢九中。

    1611年,他担任全罗右水营权管,任上擒倭寇首领藤原信友。

    1619年,他升任济州水军佥节制使,参与镇压“三邑之乱”。

    因私放200名义军俘虏被弹劾。

    他在为自己辩解的《陈情疏》中直言:“臣本济州牧马奴之子,不敢忘本。”

    可见他是一个很有本土情怀的人。

    1622年,三邑之乱平定后,他又做了两件惠及济州百姓的事。

    一是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