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前空无一人,根本就没有守在门口的弟子,沿着山路一直向上一个人也没看到。
“我原以为茅山宗会很冷清,没想到这么冷清!”
徐子夜看向身边的韩玄策,忍不住抒发感慨。
“这叫宁缺毋滥,要那么多人干什么?龙虎门的人多,资质良莠不齐的!”
徐子夜一听似乎也是这个道理,韩玄策说的没毛病。
反倒是一直跟在身边不说话的慕容离,自打知道徐禄的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说慕容叔,你这个样子……”
“我没事!”
慕容离知道徐子夜想说什么,赶紧堵住他的嘴。
徐子夜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三人来到山顶的时候,终于在道观门口看见了守门弟子。
“徒孙们,你们的师叔祖回来了!”
见到一家人,韩玄策走过去打招呼,守门的弟子赶紧行礼。
“见过师叔祖!”
“免礼免礼,都说了不要这么客套,师兄出关了吗?”
韩玄策的师兄,就是茅山宗现任掌教。
“回师叔祖,掌门师祖五日前出关,说如果韩师叔祖回来直接带人去他的房间就好!”
听闻这话,徐子夜几人面面相觑,似乎这茅山宗的掌教知道他们会来一样。
韩玄策转身对徐子夜和慕容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怎么说也到了韩玄策的地盘,地主之谊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进入道观后,这里也没有青城山那么宏伟壮阔,反而给人一种年代久远的感觉。
“茅山宗所有的建筑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只是偶尔翻修一下,基本上都是维持原有的样貌。”
韩玄策边走边介绍死宗门的建筑,道观内也只有寥寥数几的道士。
越过前方的祖师殿,后面就是掌教的寝房。
此时屋内门是开着的,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正坐在房间正中央的蒲团上打坐,他的位置正对着门口的位置。
“掌教……师兄?”
韩玄策揉了揉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屋内打坐之人。
“师弟为何语气中带有疑问?”
屋内的道士睁开眼睛,嘴角含笑地韩玄策,随后对着身旁的徐子夜和慕容离点点头。
“二位施主远道而来,请来屋内一叙!”
“这是你师兄?”
徐子夜同样发出疑问,因为怎么看打坐的道士都不像一个年龄70多岁的老头。
看样子也就30出头的样子,只不过就是头发通体雪白罢了。
“返璞归真,师兄成了!”
韩玄策脸上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赶紧拽着徐子夜进入到屋内。
而地上同样放着三个蒲团,明显知道来的就是三个人。
“师兄,你真的成了?”
“中途出关,半成而已!”看着自己的小师弟,掌教的眼中满是慈爱。
“中途出关?师兄为何如此啊?”
韩玄策皱着眉头,闭关之人最忌讳中途出关,那可是有伤修为的事。
“贫道茅山宗掌教楚玄机,见过阴门当家的!”
楚玄机没有回答韩玄策,转而笑着看向徐子夜。
“当家的?道长这个称谓倒是让我有些不解!”
“阴门历代主事人全都是以当家人自居,所以叫徐施主是当家的实属正常。”
徐子夜听到\"当家的\"这个称呼,眉头微蹙。
他虽为阴门传人,但从未以\"当家的\"自居过。
楚玄机的话让他心中升起一丝异样感,仿佛对方知晓一些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的秘密。
“道长此言差矣,”徐子夜拱手道,“在下不过是阴门一介传人,当不起‘当家的’这个称呼。”
楚玄机微微一笑,那双看似年轻却饱经沧桑的眼睛直视徐子夜。
“徐居士可知,阴门历代主事者皆以‘当家的’自称?这是你们这一脉自古以来的规矩。”
慕容离坐在一旁,脸色依旧阴沉,但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看向楚玄机。
“道长对阴门似乎很了解?”
“略知一二。”楚玄机说完目光转向韩玄策,“师弟,你这次下山与徐居士,可曾察觉阴阳界的异常?”
“确实有些不对劲,有人在搞事情,就连青城山的李玄清道长也提到过类似情况。\"
“李玄清……”楚玄机点点头,“他也感应到了。”
徐子夜敏锐地捕捉到楚玄机话中的关键,于是问道:“道长说的感应到是什么?”
楚玄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块古朴的铜盘,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符文。
他将铜盘放在地上,手指轻点,铜盘竟自行旋转起来,发出微弱的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