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359章 幽云争锋,谁主沉浮(1)

第359章 幽云争锋,谁主沉浮(1)(1/2)

    河间府。

    傍晚时分,大军凯旋归来。

    见包拯已经苏醒,三军将士悬着的才落定下来。

    “参见相爷!”

    众将脸上满是胜利的喜悦,虽然包拯的突然昏迷,让三军失去方向,错失攻打幽云的良机。

    但这次全歼耶律斜轸十万大军,消灭辽国救援兵马六万余人。

    算得上是鲜有的大捷,足以彪炳史册。

    辽国这次兴兵南下,零零总总损失兵马二十六万余人,元气大伤。

    短时间内,无法再恢复元气,组织有效兵力南下攻宋。

    “众位将军快快请起!”包拯嘴角也勾起胜利的喜悦。

    不管怎么说,终究是胜了,而且是大获全胜。

    放眼当今世界,也就辽国能承受得了这样的惨败。

    短短几天,损失二十多万兵马,代价太沉重。

    换做其他国家,早就分崩离析了。

    “此次大败辽兵,全赖主卫将士效命,各位功不可没,本府即刻上表朝廷,为各位将军请功。”

    “多谢大人!”众将异口同声。

    就听蓝玉忽然叹气道:“可惜错过了良机,若非相爷突然晕倒,此刻末将早已攻下任丘。不过,辽国元气大伤,只要相爷一声令下,蓝玉愿领五万兵马,七天内,拿下任丘。”

    包拯道:“并非本府不相信蓝将军的能力,如今宋辽局势转变,辽国已无力再进攻,大宋是否要攻打幽云十六州,需经得朝廷同意方可!”

    众将军点点头。

    唯独蓝玉和岳飞有些不以为然。

    蓝玉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等朝廷同意,岂不白白错失良机。”

    岳飞也跟着道:“蓝将军说得不错,相爷,收复幽云十六州一直是历代先皇的愿望,如今辽国大败,我军气势高昂。”

    “以我军今日之战力,若趁此机会攻打,一鼓作气,无需半年,便可收复幽云十六州!”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错过此次战机,等到辽国恢复元气,大宋再想收复幽云,诚为难矣!”

    瞧着蓝玉和岳飞急切的样子,包拯叹了口气:“本府何尝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朝廷懦弱,士大夫苟且成风,一味寻求苟安。”

    “包拯若是不申报朝廷,便主动出兵,难免不让陛下猜疑。”

    “前方攻打西夏,朝廷对本府便多有非议。”

    “如今若再违背朝廷之意,就算陛下再信任包拯,士大夫也容不下包拯!”

    众将何尝不明白这些,一时间心里都升起一股无力感来。

    其实,不仅只是岳飞和蓝玉,但凡是有点血性的将领,都不想错过这次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机会。

    奈何大宋朝廷软弱,皇上和士大夫对武将均有颇多猜忌和防范。

    没办法,五代十国的战乱,武将篡权,政权的频繁更替,一直是大宋君主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哪怕在包拯的极力推动下,皇上重新任用武将,恢复武将的兵权。

    可这并不代表皇上对武将就没有了戒备。

    包拯道:“诸位将军,是否要攻打辽国,都得听朝廷的,本府做不了这个主,否则,就是拥兵自重。就算是收复了幽云十六州,朝廷今后也无法再容下你我,你们可明白?”

    众将默然不语。

    蓝玉却表现得格外失望,在这样的朝廷下当将军,真特么憋屈,简直是有力无处使。

    当下,包拯写了三份奏折。

    一份汇报战况,一份为三军将士请功,一份则是分析宋辽局势,表明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决心。

    “戴宗,急速将奏折送往中书省,本府静候你的佳音!”

    “是!”

    戴宗接过奏折,踹进胸口,出了门,在脚上绑了四个甲马,作起神行法。

    整个人就像是离弦之箭,半走半飞,速度比宝马还要迅速。

    仅一天一夜,便抵达汴梁,亲自将奏折送在范仲淹手里。

    范仲淹看完奏折,激动得双手都颤抖了起来,一刻都没有耽搁,连夜进宫来见皇上。

    赵祯问道:“爱卿深夜求见,有何大事?”

    范仲淹激动道:“陛下,喜讯,喜讯呐,前线大捷,辽国大败,包拯消灭辽兵二十六万余人,此乃包大人亲笔手书,陛下请看!”

    什么?

    歼敌二十六万?

    这怎么可能?

    作为君主的赵祯,也被这个数字惊呆了,瞪大了双眼。

    接过奏折,迫不及待打开一看。

    随着目光的浏览,赵祯的双手也难以抑制颤抖起来。

    战报上写得明明白白,宋军大获全胜,耶律斜轸惨败,所率二十万兵马全军覆没,逃回任丘,萧太后亲自领兵增援幽云之地,深沟高垒,高挂免战牌。

    包拯领兵仅仅一个月时间,便消灭辽国二十多万兵马,如此恐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