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零二章 做个奸臣

第二一零二章 做个奸臣(1/2)

    李勣此言出口,殿上武将并未随声附和,却俱是目光灼灼、仰头看向李承乾,态度不言自明。

    对于武勋集团来说,战死殉国已经是极致光荣之事,绝对不允许死后名声遭受玷污,李勣之言代表了大家的利益与立场。

    或许太宗皇帝在时,大家受迫于威压不敢反抗,这也是郭孝恪之死被搁置多年未曾定性之主因。

    但现在,绝对不行。

    李承乾端坐御座之后,自是清晰感受到这一股朝堂之上弥漫开来的威压,若是放在以往他定然怒不可遏,这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威望压住这群悍将,现在虽然心中依然不爽,却轻松的多。

    因为他要走一条与太宗皇帝截然不同之路。

    他明白任凭自己再是努力,也休想在威望之上有所提升,意欲压过这些贞观勋臣几无可能……

    但他不能服软,他可以做出妥协,却不能是在遭受臣子威压之下。

    所以他默然端坐,缄默不语。

    李勣发言之后,朝堂之上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气氛紧张肃穆。

    许敬宗瞅了刘洎一眼,见后者眼观鼻、鼻观心,丝毫没有站出来说话的意思,心中有些不解,文武殊途、利益对立,这是当下朝局之表象,也是刘洎立身之本,按理来说无论郭孝恪是功是过,既然代表军方的李勣站出来力挺郭孝恪之身后名,那么刘洎就该表示反对。

    可为何刘洎默声不语、置身事外呢?

    既然不理解,就意味着肯定有一些他尚未掌握的事情发生于朝堂之外,贸然掺和说不定就要吃亏……

    所以他忍耐住蠢蠢欲动的心,打算老老实实闭上嘴巴,不闻不问。

    却又感觉有一道目光注视自己……

    眼珠转动之间,正好见到对面的房俊正盯着自己,似乎眨了下眼睛。

    许敬宗:“……”

    你是想用眼神示意我吗?

    可我领会不到你这个眼神的用意啊!

    虽然看不明白房俊向他示意个什么,但不出意外肯定是让他站出来说话。

    可是说什么呢?

    赞同还是反对?

    如果是赞同李勣,又何须自己出来说话呢?

    那必然是反对吧……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英国公之言有些不妥!”

    既然收到房俊之暗示,许敬宗自然要有做出回应,即便未能领会房俊眼神之意,也要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上几句。

    “郭孝恪战死西域、丧师辱国,乃是铁打之事实,朝廷未予认定其有罪,却不能说明其无罪。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正是郭孝恪之写照,若非其后太尉率军支援西域,怕是整个西域都已沦陷于突厥铁蹄之下,自隋朝开始数代人、十余万军卒埋骨西域辛苦经营之局面一朝尽丧,如此大罪,其族人有何资格铨选、授官?”

    说着说着,许敬宗逐渐领悟了房俊的意思,也明了当前之局面,越说越是顺畅。

    为何刘洎、房俊都不说话?

    陛下在等什么?

    事情已经很明白了!

    郭孝恪无论功过是非都已经过去许久,不可能对朝局造成半分影响,如何决断只在陛下一念之间。如此简单清楚之事实,只需在御书房内签署一道诏书、明示天下即可,何必放到太极殿上来讨论?

    多此一举。

    可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说明其中肯定有人有着其余诉求。

    是谁呢?

    只能是陛下!

    首先,既然是房俊出面为其连襟谋官,在无关大局的情况下陛下不会驳回,那就意味着陛下并不想将郭孝恪定罪。

    其次,既然陛下不想将郭孝恪定罪,为何李勣出言之后却并未予以认可?说明陛下也不想简简单单饶恕郭孝恪。

    那么答案就清晰明了——陛下欲借此或是卖李勣一个大人情,或是彰显其宽仁之秉性。

    而无论是卖人情或彰显宽仁,想要做到极致,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反派来衬托一下……

    不就是做“奸臣”吗?

    许敬宗毫无负担!

    武班末尾,程咬金面色不豫:“许尚书此言差矣,说到底郭孝恪一事并未有朝廷定论,那么剥夺其家族子弟铨选资格便是违规之行为。”

    许敬宗看都不看他一眼:“那现在就给郭孝恪定罪,丧师辱国、大败亏输,险些使西域沦陷于突厥之手,损毁帝国煌煌天威,多少兵卒因他埋骨西域,当褫夺其爵位、罢黜其官职,抄没家产充公,三代之内不得入仕!”

    太极殿上响起一阵倒吸凉气之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许敬宗身上。

    太狠!

    太毒!

    说到底郭孝恪也是为国征战,固然决策失误导致兵败身死,但华夏自古便有着“人死为大”传统,毕竟人都死了,即便降罪也可随意申饬一句、降爵一等意思意思就行了。

    褫夺爵位、罢黜官职、抄没家产、三代之内不得入仕……如若这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