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 > 第534章 八万男女

第534章 八万男女(1/2)

    东突厥汗国鼎盛时期(如颉利在位时),治下除突厥本部外,还包括大量被征服的粟特人、汉人及其他游牧部落。

    “这八万余人暂时安置在灵州,可灵州城池也不大,若是安排在城外,再有斛薛部这样的,他们也过不安生。”

    “朕打算将他们陆续迁往内地,夜小子觉着如何?”

    看着一脸傲娇的李二陛下,他都被气笑了,什么叫我觉着如何?

    老李同志若不是起了安置王府的心思,能特意给他看?

    明明就是打算将那八万多人迁过来,顺带换点利益,这还拿捏上了。

    不过,该说不说的,八万人手也确实是股庞大的人力,要他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

    这次就给李二陛下一个面子好了,打定主意,底线十分灵活的王夜立马换了脸色。

    “皇叔,我觉着这八万人手安排在渭水就挺好。”

    “你这里能住下吗?那可是八万人。”

    李二陛下故作担忧,只是眼底的笑意难掩,好不容易占点上风,得意的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

    他也不和其计较,王府掌握的好东西多的是,今天的得意,是要还的。

    “巧了不是,侄儿正准备开发渭河北岸,到时候住的地方有的是。”

    “你得能力朕不怀疑,可这件事比较难办,朕之所以没着急将他们迁移回来,主要是各地都想要这八万人手。”

    “你也知道,前几年天灾不少地方都荒了,人口急缺,朕也不好将他们都给你啊。”

    王夜白眼一翻,这就是屁话。

    他敢打赌,李二陛下没跟着李承乾学习之前绝说不出这话。

    况且那些被俘的百姓多是河东道百姓居多,今山西,哪里此时的荒地有的是,这些人完全可以回到原籍。

    至于李二陛下口中的人口急缺,也是真的,尤其是关内道(今陕西、甘肃)战争天灾,伤害十分巨大。

    可在此之前,李二陛下脑海中可没有人口等同国运的概念。

    现在他不傻,其实由王府安置是最好的,只因王府能带动的产业十分大。

    况且,王府是有农业培训的,经过特定农业种植,养殖培训,返回原籍与王府合作的供给农产的百姓可不少。

    这事还是他儿子李承乾亲自在做,李二陛下能不知道?

    “昨天我命刘泉建了个行政区,本打算建好后让皇叔来渭水办公,这样给你建的庄园才不至于空置。”

    “若是皇叔喜欢在宫里办公,或者不喜欢居住庄园,侄儿也没意见。”

    “唉~侄儿这是说的什么话,难得你思虑周全,皇叔怎能不承你这份情,等你建好我就搬过来,要快。”

    李二陛下也不装了,摊牌了,鬼才想回宫里住,前天去探望李渊,本打算在劝劝他跟着去避暑的。

    结果话都没好意思说,因为去到新别墅才知道,哪里有空调,就跟那台收割机里的一样,大热天的屋内凉风习习。

    “那八万人?”

    “嗨,送你了,全部由王府安置,你把他们当佃户都行。”

    “谢皇叔!”

    “那朕的庄园?”李二陛下目光灼灼,期待满满。

    “一个月内备好!”王夜很是爽快的应下本就准备给他的庄园,八万安置人口只是个意外之喜。

    “好~就这么定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李二陛下畅快的笑出声。

    “二郎这么开心,你们叔侄俩又商议什么了?”

    长孙皇后带着两个女儿走了过来,长乐和城阳小声的问候:“阿耶!”

    “嗯,夜小子答应给朕也建一座如此处般的庄园。”

    李二陛下说的兴奋,长乐却幽幽的说道:“阿耶不会又白拿吧?”

    “说什么混话,你阿耶是那样的人吗?”

    这小棉袄漏风的厉害,李二陛下也是无奈,毕竟还指望女婿孝敬,这小棉袄哪怕漏风也得穿,他可太清楚枕边风的威力。

    两个丫头也不言语,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他,质疑无声却深深扎入了心底。

    “二郎,宫里这才刚富裕了点,民力才刚开始复苏,你可不能这时贪图享受。”

    长孙皇后一开口,李二陛下只觉头疼。

    观音婢的建议他还是原因听得,可这件事并非她想的那样,这是和夜小子换的。

    可他却不想告诉她是用八万人口换的,因为她不确定观音婢会不会认同自己的作为。

    “你说的这些朕知道,我没..”话说一半,突然收口,没花钱不是更麻烦?

    瞅瞅一旁笑眯眯看热闹的夜小子,李二陛下眼睛一瞪,示意他来说。

    毕竟那八万人口还没到王府,王夜不情愿的开口道:“婶娘,这是我的意思,宫里没什么人,独留皇叔难免寂寞。”

    “况且以渭水的发展,将来势必超越长安城,在此地办公也更方便些。”

    “嗯,既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