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黛玉清仇录 > 第421章 请君入瓮

第421章 请君入瓮(1/2)

    和镇国公韩佑并肩站在高耸的城楼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得二人衣袂猎猎作响。

    他们一同俯瞰着城下。

    那里,百姓们来去匆匆,心怀忐忑地排队在城门口领救济粮,脸上的迷茫仍未完全褪去。

    徐恺微微眯起眼睛,望着城下忙碌又略显凄凉的景象,转头询问:“镇国公,这一批紧急调来的物资,今日已全数发放下去了。只是,大军明日便要开拔,下一批物资,最快也要三日后才到伊州城。届时,你我都已随圣上离开此地,前往新的驻地了。这所到物资,你看,交到谁手里合适呢?总得寻个稳妥之人,莫要出了差错。”

    韩佑握紧了手中的佩剑,沉吟良久,目光在城下的人群中游离,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可能的人选,却又很快被自己否决。

    最终,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徐大人,此事确实棘手。不如你我一同去找圣上,看圣上是否已然决定好了接任伊州城守将的人选。若人选已定,将物资交到新任伊州城守将手里,再由圣上留下得力之人协助,如此一来,可能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徐恺目光一闪,两人心中都跟明镜儿似的,让圣上留人协助,这“协助”二字不过是明面上的说法,实则暗含着监督之意。

    毕竟,圣上对伊州城如今的局势,定是放心不下。

    不过,这又怪得了谁呢?

    谁让伊州城不久前刚刚经历过一场让所有人都痛彻心扉的叛乱呢?

    那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叛乱,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伊州城的每一寸土地上,也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叛乱带来的教训太过沉痛,无数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伊州城的繁华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何况,北图人阴险狡诈,伊州城中,他们埋下的暗桩,至今还未全部清除干净,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窜出来咬人,让人不得不防。

    徐恺微微颔首,神色凝重,思来想去,也只好如此了。

    两人一前一后,脚步沉重地下了城楼。

    城楼下的街道破败不堪,石板路坑洼不平,两旁的房屋多有损毁,断壁残垣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他们沿着萧索的街道,一边向四周扫视,一边不紧不慢地向将军府而去。

    经过这两天不间断的施粥与发放救济粮,尤其是今日防寒衣被的发放,让城中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新到驻军的善意。

    百姓们对新驻军的戒心,少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原本紧闭的门户半开,偶尔也能看到有人探出头来张望。

    早先对外界满是警惕的百姓,如今三三两两地走出了家门,脸上不再只是惶恐。

    最明显的改变,是街道上不时闪过小孩儿奔跑的身影,为这破败的街道添了几分生气。

    两人走到半途,便瞧见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妇人,抱着一个啼哭不止的婴儿,神色慌张地从一座塌了半边院墙的房间里冲了出来。

    她冲得实在太急,脚步凌乱,几乎顾不得看路,径直闷头往前跑,差一点就直直撞在徐恺身上。

    韩佑到底是练武之人,反应极为敏捷,眼疾手快地伸手一拉徐恺胳膊,将他扯得往后急退两步,这才险险避开。

    老妇人眼见怀中小婴儿哭得小脸通红,气息急促,直急得她眼眶泛红,六神无主。

    眼角余光瞧见眼前两人衣饰华贵不凡,特别是徐恺,一身绣着暗青竹纹的锦衣,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泽,腰间还挂着一枚水头极佳、雕工精细的玉佩,一看便知非富即贵。

    老妇人心一横,一下拦在二人面前,怀中的小婴儿因这动作哭得更凶了。

    老妇人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跪下,抱着小婴儿不住磕头,声泪俱下:“求大人开恩,救救民妇这苦命的乖孙女,民妇给大人磕头了……”

    前些天战乱骤起,城内一片混乱,北图人为救治伤兵,城内所有医馆和大夫都被紧急征召。

    连同医馆里储备的药材,也在这场残酷的战事中,被大量消耗,如今已用得所剩无几。

    这两日,整个伊州城,都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

    若说哪里还能找到药材,恐怕只有新到驻军的营帐了。

    徐恺已从附近的城镇紧急调派了一批日常急需的药材,预计三日后便能随着下一批物资一同运抵城中。

    徐恺和韩佑不由对视一眼,彼此都有些如释重负。

    等了这么久,总算来了。

    徐恺上前两步,不动声色地伸手托起老妇人,语气温和地开口询问:“老人家,您先别着急,这孩子是怎么了?怎地哭得这般厉害?”

    老妇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慌乱,但很快又镇定下来,声音带着哭腔:“大人,这孩子许是夜里受了寒,又赶上这几日被惊着了,从今晨起,便一直哭闹不休。民妇本想带她去看大夫,可如今医馆都没开,民妇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一直默不作声的韩佑突然出声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