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 第194章 百姓的生活惨状

第194章 百姓的生活惨状(1/2)

    曹操接过纸笔,也不嫌脏,就蹲在地上一边画,一边给荀彧等人解释:

    “诸位,这石炭燃烧虽会产生毒气,但只要排烟得当,就能成为绝佳的取暖之物。”

    “你们看,这是一个铁制的炉子,炉膛要深,底部留出通风口,让空气进入助燃。”

    曹操手中的笔快速游走,勾勒出炉子的轮廓。

    “顶部连接这几根铁管。”

    曹操用炭笔在纸上重重地顿了顿,画出几条蜿蜒的线条,“这些铁管一直延伸到屋外,石炭燃烧产生的毒气和烟雾,就会顺着铁管排出。”

    “如此一来,屋内既能取暖,又不用担心中毒了。”

    荀彧看着图纸,眼中满是钦佩,惊叹道:“主公此计甚妙,如此一来,这石炭就可以代替柴火取暖了。”

    郭嘉眼中异彩连连,兴奋道:“主公,据我所知,首山基地就有海量石炭矿藏,且开采起来也十分简单。”

    “我们可以立刻命人源源不断采挖出来,并运进许都。”

    “如此一来,百姓们的取暖物资,从此就不用发愁了。”

    就在这时,满宠挠了挠头,郁闷道:“这么简单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要是可以多弄几根管子,专门把毒烟排到一间屋子中,那岂不是杀人更快了。”

    “伯宁,你他娘的能不能想点正常东西。”

    曹操踢了满宠一脚,没好气教训道。

    “嘿嘿,属下知错了。”

    满宠连连拱手作揖,主动承认错误。

    曹操瞪了满宠一眼,转而对荀彧道:“文若,你即刻命人,去城中召集手艺好的铁匠,让他们务必依照这图纸,尽快打造出几套样品出来。”

    “诺,属下这就去安排。”

    荀彧领命,朝外围跟随的政务官走去。

    曹操又看向许褚,道:“仲康,你亲自跑一趟首山基地,命曹昂和公输御,带领矿工速速开采石炭。”

    “诺!”

    许褚拱手领命,迅速离去。

    随后,曹操又对满宠道:“伯宁,你速去统计城中急需取暖的百姓户数,等碳炉打造出来后,你亲自带人把碳炉送到每一户家中。”

    “诺!”

    满宠神色一振,领命离去。

    全部安排妥当后,曹操这才大松了一口气。

    随后,曹操吩咐枣袛在前引路,一行人继续前往西城区查访民情。

    踏入西城区,所见情形与东城区并无太大差别。

    家家户户所储备的粮食,多则仅够支撑一个月,少则仅有半个月的余量。

    用来取暖的柴火也极为匮乏,稀缺到了极点。

    一家若有五六口人,往往只有两三个大人能有麻袄。

    孩子们没有御寒的衣物,只能整日窝在床上玩耍。

    目睹这一幕幕场景,曹操内心一阵酸楚,难以言表。

    这样的人家,竟然还算得上富户?

    最终,在曹操的要求下,枣袛又领着众人前往城外的村落。

    村里的里长得知消息后,赶忙迎接,带着曹操等人,先后走访了几户贫苦人家与较为富足的家庭。

    贫苦人家的状况惨不忍睹,居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屋。

    家中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物件,可谓是家徒四壁。

    每日的吃食,不过是用菜叶、粟米煮成的稀薄粥糊。

    全家人合起来仅有一套保暖的麻衣,若是家中男丁出门,女人便只能呆在床上。

    取暖的燃料,依靠的是夏天积攒下来的牛马粪便或少许茅草。

    只要一生火,满屋子都是浓烟和臭味。

    相比之下,富足户的情况稍好一些。

    这几家都是家中男丁劳力众多的家庭,居住的是砖瓦房,屋内还摆放着几样简单的家具。

    米缸里的粮食,大概能维持一两个月,地窖中也储存着一些腌菜。

    村民们得知曹操的身份后,无不跪下来给曹操磕头谢恩。

    他们感谢曹操,给了土地耕种,还给他们带来了安定的生活。

    让他们不至于像那些难民一样,四处流浪,成为无根的浮萍。

    曹操听着村民们感恩戴德的话语,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时竟无言以对。

    良久,他开口询问村民们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几个胆子稍大的村民壮着胆子回答,目前耕地的牛和爬犁数量太少,导致许多荒地无力开垦耕种。

    另外,许都作为都城,每年都有一波又一波的难民前来逃难。

    这些难民大量收集柴火,致使原本就紧张的取暖柴火变得更加稀缺。

    谈及生活方面的困难,村民们纷纷表示棉花实在太少,即便有钱,也很难买到。

    大家只能在麻衣里填充芦花、柳絮或者动物毛,以此来制作保暖衣物。

    还有就是砖瓦价格昂贵,且受到严格管制,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也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