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 第184章 这个世界要不要这么疯批?

第184章 这个世界要不要这么疯批?(1/2)

    曹操受礼之后,稳步向前,身姿笔挺地站定在朝堂中央。

    他目光如炬,威严的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承蒙陛下厚爱,诸公抬举,操勉任丞相之职。”

    “然而,本相深知一人之力毕竟有限,日后朝堂诸事,还需仰仗诸公齐心协力、鼎力支持。”

    曹操微微一顿,双手负于身后,接着说道,“就拿当下豫州的情况来说,豫州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原有的郡县官员能继续任用的,如今已不足十分之一。”

    “因此,本相恳请诸位,举荐一些有才能的贤士,为朝廷效力,一同重建豫州。”

    实际上,曹操本没打算在今日提及此事,更没计划将豫州剩余的部分郡的太守、郡丞、县令、县丞等职位拿出来。

    但既然群臣今日全力支持他荣登丞相之位,若不给出些好处,实在难以服众。

    权当是对众人此次拥戴的回馈吧。

    曹操话音刚落,群臣瞬间一怔。

    他们万万没料到,向来在官位任命上极为严苛的曹操,今日竟如此大方。

    一时间,众人眼中纷纷燃起兴奋的光芒。

    毕竟在这朝堂之上,即便官位显赫,若手中无实权,也难以得到他人真正的重视。

    而现在,证明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崔琰满脸笑意,率先出列,向曹操恭敬一礼,道:“禀丞相,崔某不才,却一心想为您分忧。”

    “哦,崔大人有事请讲。”

    曹操含笑点头。

    崔琰眼中透着几分期许,道:“丞相,我有个故交之子,名叫李贤。”

    “此人饱读诗书,才思敏捷,之前在雍州担任县丞多年,积累了不少治理地方的经验。”

    “年中李傕在雍州祸乱,李贤不愿与逆贼同流合污,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许都,发誓要一心为朝廷效忠。”

    崔琰拱手,诚恳道,“崔某举荐他担任汝阴郡丞,为豫州的复兴出一份力,还望丞相明察。”

    “哈哈,可以。”

    曹操爽朗一笑,点了点头。

    旋即,他目光看向荀彧,道:“文若,你把崔大人举荐的人记下来。三日后再开一次朝会,争取一次性把豫州空缺的官员都补齐。”

    “诺!遵丞相令!”

    荀彧面带微笑,拱手领命。

    对于曹操这一番收拢人心的手段,荀彧打心底里感到敬佩。

    如此一来,自己平日里处理事务时面临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紧接着,华歆、董承、王子服等官员也陆续站出来,纷纷举荐自己心目中合适的人选。

    曹操也都一一应允,吩咐荀彧将这些名字详细登记,表明只要核查后没有过往劣迹,都可以在朝会上讨论任用。

    杨彪、伏完这一伙人,看着董承以及曹操麾下的官员们都在积极举荐,也都坐不住了。

    他们不顾某些人的讥讽目光,硬着头皮参与了进来。

    既然都拿出来分了,曹操也没有故意为难杨彪等人,吩咐荀彧一视同仁,凡有举荐者皆可登记在册。

    一时间,大殿里请命举荐的声音接连不断。

    对曹操歌功颂德的话语,也不绝于耳。

    曹操仅仅用了这一个看似简单的手段,就巧妙地将自己骤登丞相之位所引发的风波,在片刻之间化解于无形。

    刘协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群臣都在追捧曹操,仿佛将他这个皇帝完全视若无睹,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

    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又过了一会儿,曹操感到有些疲惫,便向刘协行礼先行告退。

    而群臣们还沉浸在这场难得的举荐热潮中,各自在心里盘算着自己举荐之人的前程,以及未来在豫州事务中能够获取的利益与权力。

    这一夜,沉寂了很久的许都官场,再次热闹了起来。

    无数赋闲在家的茂才、士子以及世家子弟听闻消息后,纷纷行动起来,四处拜访,希望能通过各种关系谋得一官半职。

    曹操回到府邸后,当即宣布今晚大设宴席。

    毕竟,今天是他荣登丞相之位的大喜日子,必须得好好庆祝一番。

    除了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将之外,宴席上还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

    一位是董承,另一位是崔琰。

    董承并非独自前来,还带着自己的女儿董婉儿。

    董婉儿刚踏入府邸,就被曹操的大夫人丁氏,热情地接到了后院之中。

    曹操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感到十分纳闷。

    华灯初上。

    曾经的司空府,如今已变成了丞相府。

    府内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宴会上,美酒佳肴流水般呈上,众人推杯换盏,气氛十分热烈。

    曹操端起酒杯,高声道:“今日操能得丞相之位,多亏诸公相助,这杯酒,敬诸位!”

    言罢,曹操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