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学的是儒学,儒学圣人哪个比得过孔夫子?
他林向明熟读论语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倒背如流!
到底哪一篇哪一章说过女子不如男?
又是哪一篇哪一章说过女子就该为男子附属。
天天说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个女子到底说的是谁,他们看明白了么?
正正经经的儒学经典不去研读,见天的抱着后世曲解的言论奉为圭臬。
就这,他们也配说自己是读书人,丢死人了!
他林向明,不屑与之为伍。
林向明什么性子,他入朝为官已经好些年了。
朝中的大臣也是明白的。
那是真正的刚正不阿!
只认他认的理的。
偏偏他的理,挑灯夜读,书都翻烂了,也没挑出什么错来。
惺惺的闭了嘴。
被骂了一通,还得了一个坏名声想给黛玉使绊子的人想回去好好给黛玉做事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位置上已经有了旁人了。
接替他的还是他一惯看不上的女子。
黛玉早就不是前世那个受了委屈只能躲在潇湘馆里哭上一场的林黛玉了。
她现在是瑶光郡主。
父亲辅助太子监国,弟弟在战场屡立奇功,皇上,皇后娘娘,长公主都青睐有加的正经皇室郡主。
瑶光!
你不来,多的是人想要顶上。
皇伯父都说了,她辛苦,寻几个贵女帮她做事也是无不可的。
她的诗社,厉害的姐姐妹妹多的是!
给就给了。
你能如何?
以为她不敢?
她敢!
敢的很!
他们不做事儿,黛玉还真就挑了好些品行端正,算数待人接物皆是一等的贵女接替了他们的职位。
这不,也做的好好的么!
比起那些多年只爬到六七品眼高手低的官员,这些大家族养出来的贵女眼界可高的很。
保管那些商号,高高兴兴的来,高高兴兴的走。
送来的物资更是一点损耗都没。
有商号想像往常一样给些孝敬的,皆是温和有礼的拒绝了。
入库造册,买粮存粮,再到出库送到押运粮草的官兵手中,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中间还能发现往日的疏漏。
治家理事,采买日常。
谁比得过这些从小就学起来的贵女啊。
没用多久,这些贵女们就靠自己在户部站稳了脚跟。
就是户部尚书跟着也轻松了一些。
清理了一批尸位素餐的无用之人,还不用他得罪背后之人,这事儿真是好极了。
再说了,他女儿也在里边呢。
得了好。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他看他们也不爽许久了。
这事儿过去还没多少日子。
王江屠了木夷城的消息就传回了京城。
皇上那边还没发话,京城倒是先闹起来了。
先是翰林大学士在朝堂之上痛哭流涕。
“我天朝泱泱大国,如此行事,于土匪何异!”
“这事儿若是传到周围的国家,他们如何看待我们。”
“会说我们残忍弑杀!”
“这王江是要陷我国不义啊!”
战起,本就是武将的天下。
本来以为镇国大将军府只有一个女儿,以后也是后继无人了。
就算这次赢了,他们文官对上武将依旧可以不落下风。
李彦卿和林四娘是没被他们看在眼中的。
一个毫无根基的女子。
一个是皇室血脉,轻易不会下场。
可是这个王江不一样,她的背后是镇国军。
是整个武将团队。
就算武将也有派系,可是对上文官,却是一致对外的。
此女如果成长起来,那他们往后许多年,不是要被武将压的死死地么!
其实严格算来,林如海,林景晏包括刚入朝堂的黛玉和一众林家人也是崛起的文官。
可是翰林院大学士没有办法将他们算到自己这边啊。
林家向来不拉帮结派!
有他们没他们,一个样!
对,还有苏家。
那更是不搭理他们了。
王江战功赫赫,眼看着回来怕是就可以接受他父亲的位置了。
文官们自然要为以后筹谋。
想到以后要被一群武夫压着,他们心中就不舒服。
如今好不容易抓住这么一个屠城的错误,还不得把他的功劳往死里压么!
有翰林院大学士开头,他手下的文官就开始百花齐放起来了。
每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