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240章 相邦,也是一个狠人的人儿呐!

第240章 相邦,也是一个狠人的人儿呐!(1/2)

    梁山。

    高三百七十四丈,周九里,广二里。

    昭襄王晚年,在此地河谷新建了一处避暑庭院,名曰夏宫。

    从旱灾沸腾之时,赵姬便住在了夏宫。

    她喜欢夏宫的宁静。

    喜欢梁山的秀美。

    她一个赵人,来秦多年,依旧是不适应关中的气候。

    这几年,除了启耕,年节,大朝,祭天等重要事项,基本上都在梁山。

    她是大秦的王后,注定再也无法返回故土。

    嬴异人的亡故,咸阳之中,再无故乡之音,让她内心极为空虚。

    吕不韦这位故人,便成为了她唯一的怀念。

    女儿家的感知是敏锐的。

    赵姬清晰的感受到,这些年,吕不韦对于她的躲避,没有要事,从来不会踏足梁山。

    而且,秦王政长大了。

    他是秦人的王,再也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的政儿了。

    一个人身处梁山,身边无以知心人,这更加重了赵姬的寂寞。

    当吕不韦的轺车停在梁山下,秦王政也抵达了梁山。

    梁山宫中,赵姬翘首以盼。

    “太后,相邦来了。”

    听闻此事,赵姬心中一阵快活,一袭大红宫装,更显风情动人。

    只是赵姬俏脸上的喜色,并未持续多久,宫女便再一次回报:“太后,大王的车驾也到了梁山。”

    闻言,赵姬脸上容光骤然收敛:“准备小宴。”

    “诺!”

    不多时,吕不韦率先抵达梁山宫:“臣吕不韦,拜见太后。”

    “相邦,不必多礼。”纤手微抬,红唇轻启,赵姬笑意盈盈:“在梁山宫,相邦随意便是。”

    “政儿也来了?”

    吕不韦脸上闪过一抹尴尬,随即笑着开口,道:“大王年岁渐长,距离加冠亲政不远,臣以为商议国事,大王还是要参与。”

    “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大王的施政手段。”

    白了吕不韦一眼,赵姬满脸风情,她就不信,吕不韦没有听懂她的密书,拉上秦王政只是为了躲避她。

    “相邦,也是一个狠人的人儿呐!”

    这一刻,吕不韦不由得头大,心中暗自焦急。

    秦王政为何还不上山?

    “儿臣见过母后。”

    就在吕不韦不知道如何接话的时候,秦王政的声音出现,救了吕不韦一命,这让吕不韦心中松了一口气。

    “政儿来了啊!”

    赵姬收敛脸上风情,笑容更显明媚:“政儿,坐。”

    “多谢母后!”

    这个时候,秦王政朝着吕不韦行礼,道:“寡人见过仲父!”

    “臣,吕不韦见过大王,大王万年,大秦万年!”在任何时候,吕不韦都不想失态,更不想失礼。

    “仲父不必多礼,这里不是章台。”

    秦王政在一旁落座,笑容灿烂的挥了挥手,然后淡定抿着凉茶。

    他来,只是为了搅局。

    具体谈什么,还要看赵姬与吕不韦。

    由于秦王政在侧,赵姬一脸的正容,朝着吕不韦,道:“相邦,今岁蝗虫肆虐,旱灾席卷,朝廷当如何?”

    “要不要,本宫下达诏令,承担此事?”

    赵姬虽然不懂很多政事,但是也清楚,这种事情,一般上都要秦王政来担责。

    如今秦王政尚未亲政,根基未稳,名声不能坏了。

    吕不韦又是大秦丞相,名声也不能太坏,相反,她这个大秦太后,名声坏一点没有关系。

    “太后不必担忧,此时朝廷已经解决,三商救秦,这一场旱灾与蝗灾,对于大秦虽然有影响,但,风险基本可控。”

    “如今正在秋收,我们需要在秋收之后,才能按照往年的秋收,来确定今岁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各地官吏也正在深入乡里,督导秋收。”

    吕不韦喝了一口凉茶,意味深长,道:“在这个节点,不管是大王,还是太后,都不能担责。”

    “若是需要有人担责才能平息民怨,臣会担责。”

    “........”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临洮县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伴随着秋收结束,农税缴纳,临洮县的十五万饥民,算是全部的消化了,各地的工程都接近了尾声 。

    开荒一事正在持之以恒。

    由于秋收结束,参与开荒的庶人,变得更多。

    每一日都有送来的消息,这让岷对于临洮县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商贾逐步兴盛,当归研究坊也开始了育苗。

    临洮县第一医坊也配合着当归研究坊,不断地开发当归的药用价值,将当归打造成为临洮县的重要支撑产业,提上了日程表。

    “上令,按照当下这个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