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会越走越窄。
而如果顺水推舟,维持原判……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卖了李建国一个天大的人情,以后自己有什么事求到他,他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次,这个“标杆案件”的功劳簿上,也会记上自己的一笔,对于未来的晋升大有裨益。
最关键的是,省心省力,不用去费脑子研究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和证据细节,直接走个流程就行。
两相比较,该怎么选,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是……
“老李啊,”
吴志明缓缓开口,声音拖得很长,“你说,这个被告,他是不是真的就那么不开窍?”
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发出一阵心领神会的笑声:“哈哈……老吴啊,还是你懂我。他开不开窍,就看他自己了。一审的时候,他是没这个觉悟。现在到了二审,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说不定……就想通了呢?”
“嗯……”
吴志明沉吟着,是在仔细斟酌。
李建国立刻补充道:“老吴,我再跟你说个底。这个案子,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毕竟,咱们的法律,也是讲究一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也要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不对?”
听着李建国嘴里振振有词地蹦出这些法律术语,吴志明差点笑出声来。
真是又当又立的典范。
“要是他家属,这次能懂点事,知道该怎么‘深刻认识错误’,怎么‘积极弥补过错’,拿出足够的‘悔罪诚意’来……”
李建国压低了声音,用气声说道,“比如,能拿出这个数……”
吴志明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此刻一定正伸出一只手,张开了五个手指头。
五十万。
“……那咱们也不是不讲人情,不给机会的嘛。”
李建国的声音里充满了“宽宏大量”的意味,“真要是那样,判决上,松一松手,改判个五年以下,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看一个被告人,主要还是看他的认罪悔罪态度嘛!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啊!”
“五十万,换八年刑期。”
吴志明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然后笑了。
这笔账,算得可真精。
对于一个已经被判了十三年的人来说,只要能减刑,哪怕是减一天,都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五十万,对于一个能开得起鹦鹉养殖场的家庭来说,咬咬牙,砸锅卖铁,或许也能凑得出来。
这已经不是审判了。
这是赤裸裸的交易。
用国家的刑罚权,去做个人的生意。
“我明白了。”
吴志明终于开口了,语气平静而笃定,“放心吧,老李,你这个案子,我心里有数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