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周九皇子 > 第644章 简单的百姓

第644章 简单的百姓(1/2)

    镇北王周宁看着眼前这片泥泞不堪的道路,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暗暗叫苦。

    他们已经艰难地跋涉了三天,但所走过的路程却还不到百里。

    周宁无奈地摇了摇头,对身旁的卫青云说道:“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最快也要十天左右才能抵达平汉城啊。而李宗申那边,恐怕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卫青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周宁的看法。他接着说道:“根据谛听传递过来的情报,赵飞虎应该快要到达南里城了。

    而且,平汉城至少聚集了二十万兵马,还有十万棒子国的青壮年。不仅如此,他们的粮食储备也相当充足。”

    周宁听后,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对棒子国李氏王朝的所作所为深感愤恨,这个王朝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又强行征兵,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李宗申竟然不惜拿人命去堆砌。

    “棒子国的李氏王朝简直就是昏庸无道!”周宁愤愤地说道,“他们这样做,只会让百姓们对他们的怨念越来越深。而这些被强行征召的棒子国青壮年,将会成为李宗申的噩梦。”

    卫青云若有所思地看着周宁,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问道:“王爷,您的意思是要煽动这些人造反吗?”

    周宁一脸凝重地说道:“李宗申已经将所有的粮食都集中到了平汉城,而那些被留下的老弱妇孺们没有了粮食,他们该如何生存下去呢?如果城里的青壮年们得知这个消息,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卫青云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王爷,您特意留下这些粮食,难道是为了收买民心吗?”

    周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解释道:“国家底层的百姓其实是最容易被欺骗的。

    只要你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个好人,并且心甘情愿地支持你,为国家创造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每个王朝都不愿意让普通百姓识文断字的原因之一啊。”

    卫青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王爷的意思是说,让百姓们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事情,这样他们就不会起来造反了吗?”

    周宁摇了摇头,纠正道:“你理解错了。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不造反呢?所谓官逼民反,就是这个道理。

    但只要你能让他们吃饱饭,百姓们自然就会听话,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卫青云沉思片刻后说道:“若是大周的子民都能饱腹,官员们皆能爱民如子,那大周又怎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呢?”

    周宁微微一笑,回应道:“世间万物,皆有兴衰更替,此乃千古不变之定律。我们所需做之事,便是让一切回归正途。

    百姓们并无过高之志向,只求温饱无虞,如此一来,国家自然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卫青云深知周宁所言虽看似简单,实则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一国之君纵然贤明,然其下之官员却未必皆为良吏。

    往往皇帝之诏令难以传达至底层,最终受苦受累者,永远都是那无辜的百姓。

    周宁见卫青云陷入沉思,不禁笑道:“本王之所以喋喋不休,无非是希望谛听情报网能够覆盖整个大周。

    如此,无论何处有丝毫风吹草动,本王皆能了然于胸。此外,还需确保谛听内部之忠诚,故而汝之任务实非易事啊!”

    卫青云一脸凝重,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王爷,我定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周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轻拍了拍卫青云的肩膀,以示鼓励和信任。

    随后,他转头看向铁牛,吩咐道:“铁牛,你立刻派人前往前方侦查,务必小心谨慎,以防棒子国设有埋伏。”

    铁牛领命而去,迅速派遣一队精锐士兵前去探路。

    与此同时平汉城外,李宗申对丞相金大国说道:“丞相,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关系到我朝的安危,所以只能劳烦你亲自领兵前往了。”

    金大国拱手作揖,一脸自信地回答道:“大王放心,镇北王周宁的兵力有限,此次我军定能马到成功,凯旋而归!大王就静候微臣的佳音吧。”

    李宗申微微颔首,表示满意,然后目送着丞相金大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明确——镇北王周宁,计划在圣人山设伏,给周宁来个措手不及。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五天过去了。这五天里,大军一路前行,道路状况逐渐好转,行军速度也明显加快。

    就在这时,前方的探子快马加鞭地赶回,向周宁禀报:“王爷,前方五十里处便是棒子国的圣人山了!”

    周宁看着逐渐暗下来的天色,转头对铁牛和马树峰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安营扎寨吧,等明天早上再出发。

    不过,晚上大家都要提高警惕,加强戒备,毕竟过了圣人山,很快就要抵达棒子国的王城了,敌人说不定会趁我们不备,搞些小动作。”

    铁牛和马树峰闻言,立刻开始安排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