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然是相信郑珣的,他没有想到的是宣传急救班的机会来得这么快。
光幕内,老王爷注意到了陶恒在提起郑珣时忽然加重的语气。
于是他就开始脑补了。
公主可是有预知的本事,虽然后面证明这本事是有限的,但就如陶恒所说,说不定就是上天觉得他命不该绝,所以才给了公主指示。
难怪陶恒进不来王府后竟然连翻墙这种法子都想了出来,肯定是公主有过吩咐。
这事确实是不方便暴露,这次公主可以预言是因为有上天指示,若是被其他人知道,恐怕会以为公主对未来真的就无所不知。
老王爷在通过脑补完善事情的经过和逻辑,但是陶恒却因为他的沉默开始忐忑。
幸好的是,他即使再慌乱也不会自乱阵脚。
即使心中山呼海啸,他的神情还是稳得不行,整个人就是一种放松的姿态。
就连知道他真实目的的许彬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受了什么指示。
只有郑珣知道因果。
【他就是装,故弄玄虚,明明是他自己带了引老王爷犯病的香囊……都以为是他救的人,谁能想到老王爷会受苦也是因为他】
【偏偏他还是为我办事,说也不好说,不说又怕他玩脱】
郑珣都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胆子,万一老王爷没救回来,他做的手脚哪怕没被揪出来,把老王爷吓死的锅也得扣他头上。
皇帝:……
他看着光幕中一身正气的陶恒,第一次产生了刮目相看的想法。
如果不是知道他做的事,只看他的模样,谁猜得出他的真面目?
这是真畜生啊!
不只畜生,他还胆子大,这样不择手段的人,十分适合用来做脏事儿,就是万一反噬,那可就太毒了。
老王爷一无所知,对陶恒十分感激:“陶大人,这次多亏了你和公主,管家,去把我屋里那个盒子拿过来。”
管家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没过多久,他就带着一个大盒子回来了。
老王爷没有避着他们,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有许多东西,比如那一大摞的大面额银票,一些珍奇的宝石玉石……
老王爷拿出一叠银票递给陶恒,顺带也分了一点给许彬:“一点心意……”
许彬连忙摆手:“我可什么都没做,无功不受禄。”
陶恒也没有收下银票:“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个跑腿的,王爷要谢就谢公主。”
主要是他就是罪魁祸首,若仅仅是算计老王爷一把也还好,但是算计过后还要接受对方的好处,未免太龌龊了。
如果他是这样的人,哪怕再有本事也得不到公主的重用。
老王爷没在意他们的拒绝:“也是,想来两位也是不缺银钱的,这样的谢礼太过庸俗……”
陶恒和许彬眼皮子都是一跳。
不是,谁会嫌银子多啊,即使不算多缺钱,但是他们也不是非常富裕啊!
陶恒打断他的话:“王爷若是真的想要感谢,随便给公主一块青玉便是,公主喜欢青玉。”
老王爷恍然:“多谢指点!”
绕了这么大一圈,目的总算达到。
又待了一会儿,陶恒和许彬告辞离开。
离开王府之后,许彬犹豫地问:“也不知道做到这种程度是否足够。”
“这件事急不来的。”
“也是,只能慢慢去试了。”
这一日过得实在精彩,在京城的宗室面前个个闹得鸡飞狗跳。
可这样一天下来,直到第二日小朝会,收获依旧为零。
自从郑珣掌权之后,实行的就是大小朝会间隔的制度,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小朝会在御书房举行,大人们松散地站着,场面瞧着有些草率。
时间渐渐过去,要事终于讨论得差不多了,备受期待的光幕终于拉开。
这次的场景中没有齐永霁,而是展现了一个类似闹市的地方。
画面里,一个风姿绰约的青衣女子正在和一队卫队对峙。
青玉女子厉声道:“诶诶诶!各位差爷,这么凶巴巴地上门做什么?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啊?我们这儿可是正经地儿,有话好好说啊!”
“搜查。”
“哦?差爷可是领了差事?莫怪月娘多事,为了给姑娘们一个交代,月娘还是要多问一句的,各位可有搜查令?”
月娘并不慌乱。
锦文阁虽然做皮肉生意,但却是褐国皇都一等一的雅致地,这里的女子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里行走的客人有文豪也有大臣,个个皆是显贵。
即使谁都知道这里的本质和其他青楼没什么不同,但是披上一层风雅的布,便处处都多了说法。
这些人对锦文阁十分推崇,也对这里处处维护,这就是月娘的底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