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 > 第603章 无间道2

第603章 无间道2(1/5)

    韩言直怔怔望着信纸上的“先破后立”四字,指尖微颤,心中百感交集。正欲再问什么,忽听城门方向传来一阵骚动,数骑风驰电掣般奔过街口,尘土飞扬中,有人高喊:“别跑!这个也是个富家子弟,快拦住他!”

    韩言直抬头望去,却瞥见了那一名骑在黑鬃马上的身影,年约三十,面容冷峻,黑甲鲜明,腰悬斩马长刀,在人群中如狼入羊群,气势如虹。

    韩言直心头猛然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见。

    “那是……武修文?”他喃喃低语,面色骤变。

    武修文,乃杨家军中一员猛将,统骑兵千人,素来忠勇,是杨过亲手提拔的宿将。他怎么会出现在蒙古兵中?而且还是那一队突袭洛阳富商的主将?!

    这不是战场上的误杀,这是精准有序的行动,是蓄谋。

    韩言直意识到情况已远超预料,立刻转身回府,挥笔写下一封急信,召来养鸽小厮,将信封好,绑在信鸽腿上,放向北天。

    “去长安,给杨过!”

    飞鸽振翅而起,消失在阴沉天色中。

    刚放出飞鸽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有管事奔入厅中,满脸惊骇之色,连喘气都未喘匀,跪倒高喊:“大人!出事了!”

    韩言直目光一凝:“说。”

    “今日一整天,那些蒙古兵……只杀富家人家,一户不留,全是灭门。”管事嗓音发颤,“米行的张家,银号的鲁家,还有昨日来威逼您的赵家宗亲——都完了,全家上下一个不剩。可奇怪的是,他们却并未抢劫市民百姓,连我们留守府也未曾靠近分毫。”

    韩言直站在厅中,良久未语。耳边仿佛仍有马蹄声滚滚,隐隐传来妇孺哭号,映入眼帘的却是洛阳百姓仍在四处惊逃,而那些曾在他堂前耀武扬威、肆意敛财的世家门楣,如今俱成血地。

    “斩草除根……只动豪门?”他喃喃。

    韩言直并未因此轻松半分,反而愈发不安。他的直觉告诉他,这背后有巨大的布局,有人提前知晓洛阳已无法根治,索性将这座“病城”一把火烧净。

    “但谁能策动蒙古军?武修文又怎么出现在了蒙古军中?这其中……莫非还有第三方势力?”韩言直心头急转,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更让他心惊的是,下人随后又禀:“那些蒙古骑兵已全数撤出,奔赴襄阳而去。”

    “襄阳!”韩言直豁然抬头,脸色铁青。

    那是南宋最中部的军事要地,若襄阳一失,整条中原防线就将全面崩溃。

    他当即回书房,再次提笔飞书一封,以洛阳留守的身份,火速飞鸽传信汴梁,落款只有一句:

    “请瑞国公主赵阮速带兵赴襄阳救援,否则洛阳之后,便是社稷倾覆!”

    这一次,他的笔迹歪斜而急迫,墨迹未干,便已送出,信鸽振翅如雷,一道白羽斜破天光。

    韩言直站在窗前,望着鸽影远去的方向,心口像是被一只无形之手攥住。

    他不知道杨过是否还在掌控全局,也不知道武修文为何倒戈,更不知襄阳是否还撑得住。

    都城,汴梁。

    晨光洒落在檐角的琉璃瓦上,一缕淡金色光晕透过窗棂洒入内殿。瑞国公主赵阮正倚坐在紫檀木榻上,指尖拨弄着桌上那枚精巧的玉簪,唇角微翘,神情颇为愉悦。

    几月前,她还一度被那门死气沉沉的亲事困得寝食难安。她虽出身宗室,身份尊贵,但太祖母在世时定下的这桩婚约,却如一把枷锁,死死扣在她脖颈上。

    对方是她表兄,杨镇,太尉之子,家世赫赫不假,可模样呆板、言语粗俗,且自诩血统纯正,张口闭口都是“忠烈之后”,让赵阮一听便心烦。

    可一封来自长安的书信,却让这切齿的烦恼瞬间迎刃而解。

    那是杨过写来的信。

    信中寥寥数语,却句句点中要害。核心办法很简单——让赵阮设法调阅汴梁城中所有近亲成婚的户籍与子嗣体况,进行一次彻底的统计。

    “只需把数据放在皇帝面前,陛下自会替你退婚。”这是杨过在信中留下的话,甚至连她如何取得这些户籍、如何暗中引导话题都详细附上,堪称一纸脱身秘策。

    赵阮照做了。

    她以宫中名义,借口“关心宗亲子嗣健康”,向户部要了近二十年来的婚育记录,又私下命人访问大街小巷、坊间庶人。那些素来不愿多言的老仆、嬷嬷、邻人,谈到自家“表亲娶表妹”的悲惨后代时,一个个如数家珍,哀声连连。

    结果送到她面前时,连她自己都惊了。

    整个汴梁城中,近亲成婚者,占总婚配比例四成有余,而在这些婚姻中,诞下的子嗣,竟有七成以上带有不同程度的先天缺陷——有的生来耳聋眼盲,有的智力迟缓,甚至还有畸形之态,堪称触目惊心。

    赵阮将这些数据重新誊写,遣内侍呈送宋理宗御览。

    不过三日,理宗皇帝便亲自驾临她府中,先是沉默良久,后长叹一声:“阮儿,那杨镇与你乃表亲,此亲事,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