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逍遥神雕家母穆念慈 > 第544章 被绑架的韩夫人

第544章 被绑架的韩夫人(1/2)

    那一夜,山风幽冷,枝影斜斜洒在窗前。韩熙儿梦中惊醒,只觉心口一阵发紧,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悄然远去。

    她披衣而起,推门唤人,整个院落寂静如水,只余夜虫微吟。她心头一跳,连忙奔向上官剑南的房中。

    房门虚掩,灯火已熄,床榻整齐,案几之上却放着一封未封口的信笺,压在她亲手绣制的一方帕子下。

    她的手,微微发颤,指尖几次欲拿又顿。终于,鼓足勇气将信取起,展开。

    纸上字迹遒劲如剑,却透着深深的歉意与柔情:

    熙儿启: 剑南负你太多。今夜匆匆离去,不忍面对你的眼泪,更怕自己一软了心,便再也迈不出这扇门。 金人犯境,国难当前,剑南不能袖手。此去未必能还,愿你珍重。 裘正随我同行,尚有家中诸事未完,裘夫人身有六甲,腹中胎儿恐是女儿,裘正为其取名千尺,特托你代为照拂。 熙儿,若有来生,我定不负你一日。

    ——上官剑南 留

    韩熙儿静静读完,手中信纸如雪飘落。她跪坐在榻前,双手掩面,泪水止不住地滚滚而下。

    她想起那年初见时的他,白衣胜雪,剑气逼人。也想起十年来每一个黄昏,他为她煮茶,她为他缝衣。山居虽苦,岁月却温。

    如今,一切尽散如烟。

    她缓缓伏在榻上,低低哭出声来。

    门外夜风吹过,吹动檐下风铃,发出清脆叮咚,宛如催命之音。

    那一刻,她忽然觉得,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他已走远,她却来不及告别。

    而此时的上官剑南,正与裘正翻身上马,于月色之下疾行。山路蜿蜒,风声猎猎。

    他未曾回头。

    却在心中默念了一句:

    “熙儿,愿你安好。”

    此后数月,韩熙儿每日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抬头望向山道尽头的方向。

    她不知自己在等什么,只是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说:“他会回来,他答应过你。”

    可等来的,却不是马蹄声,不是信笺,而是冰冷的军报。

    那日,是个阴雨绵绵的早晨。

    院中落叶满地,风卷着细雨,将廊下纸灯吹得微微晃动。一名披甲的宋军快骑奔入山庄,交来一道由杨沂中亲笔书写的军函。

    韩熙儿颤抖着接过,展开一看。

    “上官剑南将军,于襄阳前线力战三日,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而殁。”

    “裘正军医,随军救治伤兵时中箭,为救一将,挡箭而死。”

    短短几行,却如万钧雷霆,重重砸在她心上。

    她手中那页信纸在风中飘然坠落,落在青石地面,雨水一滴滴浸染墨迹,仿佛那字句都在哭泣。

    可就在她悲痛欲绝之时,屋中忽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

    “啊——!”

    是裘夫人,羊水已破,产兆已现。

    韩熙儿顾不得悲伤,连忙奔入屋内,手忙脚乱地烧水、备巾、寻稳婆——,但一时半会根本寻不得人手,她只能亲自接生。

    屋中血腥弥漫,裘夫人咬牙忍痛,泪水与汗水交融,几次几乎昏厥。韩熙儿一边紧握着她的手,一边用尽一生柔声安慰:

    “再忍一忍,再一下……他们会看到你努力的。”

    就在一声嘹亮的婴啼划破长空之际,裘夫人忽然露出一抹苍白的笑,轻声呢喃:“是个……女儿……吗?”

    韩熙儿眼含热泪,点头:“是……你和裘正的女儿,裘千尺。”

    裘夫人闭上眼,眼角却滑下两行清泪。

    “正哥……你要……好好看着她……”

    话音未落,气息已断。

    韩熙儿怔在原地,仿佛那一刻时间停滞。她望着那张憔悴却宁静的脸,又望向怀中啼哭的婴儿,只觉天地一片苍茫。

    这一日,韩熙儿为一个亡人洗身,为另一个婴儿剪脐。她收起了所有的泪,只因知道——如今这世间,只有她一个人,能为这几个孩子撑起一个家了。

    襁褓中的裘千尺,小小的手指握得紧紧,仿佛命运注定不肯松手。

    裘正死了,裘夫人也走了。

    上官剑南的尸骨埋在了异乡,连一抔故土也未曾带回。

    只剩韩熙儿一人,立于山庄之中,四顾无人,却肩负四命。

    山庄偌大,庭前草木郁郁,屋宇深深,却冷得让人发抖。

    她本以为自己会随他一同老去,不料他却只留下一纸遗书、一笔巨额遗产,还有四个尚未成人的孩子。

    ——十五岁的裘千丈,个性懦弱、不谙世事,虽年长却缺主见; ——十岁的裘千仞,天资聪颖却性情孤傲,隐有狂性; ——襁褓中的裘千尺,还未睁眼看过这人世风雨; ——还有那被寄养在山庄、韩世忠的小女儿,才刚满十四岁,天真烂漫,不知世事无常。

    上官剑南给韩熙儿留下了大量的财产,本来是想让他再找一个好人家,可惜终不遂人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