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猎图 > 第235章 诏书

第235章 诏书(1/2)

    “我们费那么多心力,好不容易斗跨怀王和薛俨之,不承想,四皇子竟轻而易举地成了储君。殿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肃王垂眸看着书案上的一方私印,默然不语。

    阮甄道:“还能怎么样?等过了年,陛下定会让殿下和信安王返回各自封地,从此若无圣谕,不能再入京城。”

    “若属下猜的不错,接下来会有朝臣为薛俨之求情,陛下偏宠荣妃,不会允许太子有个获罪的外祖,如此一来,薛俨之会被赦免,甚至连怀王也会被召回京城。届时薛家权势滔天,再也无法撼动。”

    裴彻一惊:“这可如何是好?”

    阮甄道:“那就别等到那一日。”

    “什么?”

    “我们已经被逼入绝境,形势危如累卵,为今之计,只能放手一搏。”

    “放手一搏?你的意思……是逼宫造反?”

    阮甄没说话,但神情坚定。

    裴彻连连摇头:“这……万不可行,父亲定然不会同意,即便同意,我们如今人手折损大半,根本无力与朝廷抗衡……”

    “何况,珩王虽中了剧毒,但至今并未毒发身亡,如今太医令每日给珩王看诊,珩王府还有不少医术奇诡的医者,若他们全力救治,珩王定能支撑一段时日。听说前些日子,陛下去府上看望珩王,出门时,珩王将陛下送至府外,见过的百姓皆言,珩王看起来面无血色,但精神尚可,这样下去,没准哪日珩王就能上朝了。珩王一向效忠陛下,只要他在,我们根本无法成事。”

    “未必要造反,但只要君臣生隙,朝廷乱作一团,那殿下便还有机会。”

    “你是说挑拨陛下和珩王的关系?”裴彻思忖片刻,眉头蹙成一团,“这谈何容易,陛下和太后对珩王一向信任有加,有时甚至胜过几位皇子。”

    肃王唇角勾起,笑得意味深长:“父皇这样的人,一旦皇权受到威胁,无论是谁,他定会不遗余力地铲除,信任算什么?”

    “皇权受到威胁?”裴彻愈发困惑,“这跟珩王有何关系?殿下说的话,属下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肃王笑得阴险:“你很快就会懂了。”

    裴彻依稀猜到肃王有对付珩王的办法,他想了想,又道:“那青城郡主呢?如今她手中握着武宁司,又与珩王关系密切,有她在,只怕殿下的计划会受阻。若是有什么办法,让郡主不再掌管武宁司,最好离开京城,那就好了……”

    话未尽,侍卫进来禀报,说吴嬷嬷让人送来一封信。

    裴彻接过信,挥手让侍卫退下,又将信呈给肃王。

    肃王瞥了一眼信,打了个手势,裴彻会意,几下展开信。

    裴彻很快读完,面上的愁色渐渐消退,他道:“殿下,吴嬷嬷说,太后会利用天象之说让青城郡主遣离京城。”

    肃王拧眉:“遣往何处?”

    “信上没提。”

    “太后为何要针对青城?”

    裴彻略一迟疑,如实道:“信上说,王妃前些日子给太后侍疾时,提到陛下赦免禄奇是听信了郡主的谗言,王妃还告诉太后,是青城郡主有意借刺客案为怀王翻案,目的是为了给荣妃回宫找个合理的借口。”

    “当真荒唐!”肃王冷冷一笑,但随即又道:“虽然荒唐,但倒是替本王解了燃眉之急。青城若是被针对,珩王定然不会坐视不管,若他为了青城与太后起冲突,正好利于本王行事。”

    话虽如此,肃王脑海中却闪过青城带着面纱时的模样,他微微一愣,很快摒除杂念,转向阮甄道:“传信给拓跋堃,他手中的两样东西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阮甄抱拳称是,又问:“殿下打算何时行事?”

    肃王双眼半眯,瞥了一眼屋檐下摇曳的红灯笼,慢悠悠道:“当然是在辞旧迎新、普天同庆的好日子……传令下去,接下来这段日子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出纰漏。”

    阮甄与裴彻相视一看,异口同声道:“属下遵命!”

    过了几日,京兆府尹邓铭忽然接到一位客商的报案。

    这客商买了松山下的废宅,整修时无意间在院内挖出多具尸骸,一同出土的还有几把兵刃和一个羊皮卷。那兵刃是紫金使特有的紫环刀,尸骸身上裹着的紫衣和腰间的金玉带依稀可辨。

    邓铭不敢怠慢,立即奏请魏帝。

    魏帝极为重视此事,一番查证后,这些人的身份很快被确认下来,是昔日的紫金使无疑。

    几位紫金使被厚葬,他们的兵刃和紫金带做为随葬品一并被埋入墓地,只有那件羊皮卷被留了下来,因为那上面所绘的内容与四猎图一模一样。

    魏帝急召肃王和青城入宫觐见。

    两人来到紫宸殿,刚行完礼,魏帝便让常喜将羊皮卷在他们眼前展开。

    羊皮卷上,四猎图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在一起。

    每一幅四猎图上都有紫金使骑马持弓狩猎的情景,唯一不同的是季节和周围的景致,有的图中有密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