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00章 把他给我刺了

第400章 把他给我刺了(1/2)

    张新看到这里,心中不由一阵唏嘘。

    董卓,最终还是死于吕布之手了。

    只不过比起历史上的董卓厚待吕布,如今董卓待吕布并不算太好。

    吕布杀他,倒也不至于背上背主之徒的名声。

    估计以后老罗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应该不会再给他安上‘三姓家奴’的名声了。

    嗯......

    如果还能再有三国的话。

    张新感慨了一会,继续往下看。

    吕布杀了董卓之后,随行的主簿田仪与仓前二人想要上前查看,也被吕布杀死。

    “惜乎,惜乎......”

    张新感叹一声。

    哪怕是残暴如董卓,其麾下亦不乏忠义之士。

    董卓死后,周围士卒皆呼万岁,长安城内的百姓歌舞相庆。

    王允趁机令皇甫嵩领长安守军进攻郿坞,攻打董旻,以夷董卓三族,同时令人将董卓的尸体弃于闹市。

    如今初夏已至,天气逐渐炎热。

    董卓经过这几个月的胡吃海喝,体重增势迅猛,早已从原来的健壮转变成了肥胖。

    他体内的脂肪经过阳光加热,顺着伤口就这么流了出来,满地都是。

    长安城内的袁氏故吏见状,直接拿他的尸体点了天灯,待油脂耗尽后,挫骨扬灰,撒于路上。

    另一边,皇甫嵩突袭郿坞,董旻猝不及防,根本来不及阻止抵抗。

    皇甫嵩没费多大劲,就攻进了董卓苦心营造的坚固堡垒之中,屠尽董氏一族,缴获黄金两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铜钱、粮草不计其数。

    绫罗绸缎、奇珍古玩堆积如山。

    蔡邕说完长安最近的情况,让张新在青州要做好准备,朝廷可能会在最近下旨,征调他入朝辅政。

    “一代魔王,就此落幕了......”

    张新长长吐出一口气。

    说句实话,他对董卓还是挺钦佩的。

    董卓只不过是一个边郡良家子出身而已,却能在这汉末的乱世疯狂搅动风云。

    假使没有董卓,这大汉估计还有几十年的命可续。

    党人集团虽然取得胜利,但四百年大汉的天命早已深入人心。

    刘辩并未失德,且即将成年,袁氏想走王莽的路子和平代汉,恐怕就连党人内部也不会同意。

    我们想要的利益已经争取到了,老刘家这个代言人干的挺好的,换了他干嘛?

    哪怕袁氏真要篡汉,估摸着也得花个两三代人的功夫,如同司马家那样,不断出让利益,收买士族。

    是董卓的横空出世,一脚踹灭了袁氏的野望,也一脚将半死不活的大汉彻底踹入深渊。

    纵观董卓入京后拉拢名士,给党人平反等一系列作为,其实做的都很对。

    错就错在,他窃取了党人谋划多年的胜利果实。

    一介良家子,也想踩在我等名士头上?

    做梦吧!

    张新收敛了一下心情,看向蔡邕信中的最后一句话。

    “入朝辅政?”

    张新无奈的摇摇头,“老头啊老头,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

    “王子师压抑多年,如今好不容易立下旷世奇功,又岂会容许我去长安分他的权柄?”

    王允此人,说好听点,他是刚健敢为。

    说难听的,就是自视甚高,刚愎自用。

    他十九岁出仕,直到四十七岁,也就做到一个六百石的侍御史而已。

    侍御史归属于御史中丞,而御史中丞又归属于少府,品秩着实不高。

    平日里,侍御史负责监察不法,弹劾百官。

    王允身为名士,他弹劾的主要对象,自然就是十常侍了。

    然而那会的十常侍有刘宏力挺,他根本就弹不动。

    直到中平元年,黄巾起义,他才以四十八岁的年龄得以出任豫州刺史,算是做了一方大员。

    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因为弹劾张让不成,反被张让送进狱中,心中恐惧,不得已辗转河内、陈留之间,到处避祸。

    直到刘宏驾崩之后,已经五十三岁的他,才因为何进的征辟,出任河南尹。

    王允年少之时素有大志,然而他的前半生却是一事无成,压抑非常。

    像这样的人,一朝得势之后,一定会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听不进别人意见的。

    说白点,就是飘了。

    比如在处理董卓旧部的问题上,所有人都认为应该赦免西凉兵,唯有王允刚愎自用,认为今年刚刚大赦过,不能再赦。

    结果就是李郭集结大军,反攻长安,他也被逼跳楼,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张新小时候看演义,看到王允之死的时候,心中还十分难受。

    多么忠贞的大臣啊!

    然而长大了以后再看......

    狗都摇头。

    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