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394章 最后一站

第394章 最后一站(2/3)

yi)和李仁。

    这四个人中,做官做的最大的向朗,也就是个左将军而已。

    若司马徽真有个做丞相的弟子,不可能没有记录。

    倒是诸葛亮的二姐后来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他有可能跟着庞德公学过一些。

    其余大部分的东西,估摸着就是来自他们诸葛家自己的家学。

    古代书籍匮乏,交流困难,各地士族基本都是专攻一脉。

    例如颍川钟氏,就是世修刑律,擅长法律方面的问题。

    襄阳庞氏则是世修《尚书》。

    但郑玄不一样。

    他全都会。

    可想而知,如今不用颠沛流离,能在郑玄门下安心学习的诸葛亮,其成就一定会超过上一世的那位蜀汉丞相。

    张新离了高密,往剧县而去。

    崔琰早得消息,率城中吏员出城迎接。

    “臣拜见明公。”

    “不必多礼。”

    张新下马将他扶起,看着他身后的吏员,眼睛一亮。

    “嚯!这么多人,冀州士子这么快就都到了?”

    “是。”

    崔琰点头笑道:“琰的这些同乡听闻是明公急缺吏员,祭祀完先祖后,二话不说便来了青州,连年都没过完。”

    祭祖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五。

    清河国就在平原旁边,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赶到剧县了。

    张新闻言看向冀州士子,躬身一礼。

    “我在此代青州百姓谢过诸位了。”

    “明公言重。”

    冀州士子连忙还礼,“明公天下英雄,又与我等同乡,我等自当鼎力相助,略献绵薄之力。”

    张新一愣,这才反应过来。

    对哦,自己是冀州人嘛。

    估计这些冀州士子也是看在老乡的份上,才这么积极。

    这一瞬间,张新悟了。

    难怪古人都那么重视老乡。

    拼搏在外,身后若是站着一群老乡帮忙,这感觉确实很好。

    张新一笑,发动许久未用的被动技能‘礼贤下士’,开始与冀州士子攀谈起来。

    在他熟练的攻势下,冀州士子很快就迷失在了其中。

    “明公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威震天下,却还能如此平易近人,当真是个难得的明主。”

    崔琰心中感慨,上前打断道:“明公,先进城吧?”

    “啊呀!”

    张新一拍脑门,“今日新见到诸位贤士,心中不胜欣喜,竟是忘了礼数,让诸位贤士站在这城门处吹冷风,实属不该......”

    众人闻言忙道:“明公言重了。”

    “走走走,入城说。”

    张新引着众人来到剧县相府。

    这地方他来过,倒也不用崔琰带路。

    来到相府,张新立刻开始安排礼贤下士三件套。

    吨吨吨吨吨......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

    次日,士子们在崔琰的带领下,正式拜见张新。

    这一拜,便是确立了主从关系。

    张新对此很是满意。

    要知道,崔琰完全可以把这些士子收到他自己的麾下。

    这是北海相的权力。

    但他还是让这些士子来拜见张新。

    崔琰为人果然清正。

    流程走完,那就去干活吧。

    很快,堂中只剩下了崔琰一人。

    “如何?”

    张新看着崔琰问道。

    “明公放心。”

    崔琰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们大多都在县中做过小吏,只要稍微熟悉一下本地情况,立刻可用。”

    “今年北海国的春耕,误不了。”

    “好,很好,非常好。”

    张新十分满意,夸赞了崔琰一番。

    “对了,明公。”

    崔琰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前两日陶谦遣人送了一封书信过来,让臣代为转交。”

    “臣思及明公巡州将至,便没有再送平原,请明公阅览。”

    “陶谦又给我写信干啥?”

    张新接过信打开一看,顿时地铁老爷爷脸。

    “他陶谦这是连脸都不要了?”

    陶谦信中的内容很简单。

    他想推举朱儁做太师,带领关东诸侯,扛起反董这面大旗。

    在他的游说下,此时同意的人已经有琅琊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前扬州刺史周干、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等八人。

    再算上他自己,一共就有九路诸侯了。

    陶谦这封信便是询问张新,愿不愿做这第十路诸侯。

    “推举朱儁做太师......”

    张新感觉十分无语,“陶恭祖哪来的脸?”

    太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