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384章 砍了他

第384章 砍了他(1/3)

    张新给朱儁写完信,继续与众人议事。

    直到天色已晚,他才宣布议事结束。

    “今日就到这里吧。”

    众人起身行礼。

    “末将告退。”

    “下官告退。”

    待众人走后,张新看向一旁的陈琳。

    “是否都记下了?”

    “记下了。”

    陈琳点点头,“君侯可要查看?”

    他是卫将军府的主簿,今日商议军事,自然是由他来记录。

    张新招招手。

    “拿来吧。”

    陈琳将竹简上的墨迹吹干,双手递给他。

    张新接过,仔细查看着众人的建议,心中不断思考。

    “牧伯。”

    崔琰带着两名小吏走了进来。

    张新抬头看去,见小吏们抬着一口箱子,开口问道:“何事?”

    崔琰躬身一礼。

    “这是今日各郡守县令传来的文书。”

    “又是求情?” 张新看着他。

    “是。”

    崔琰点点头,“牧伯看么?”

    张新摇摇头。

    郡县长吏不是本地人,但他们久在地方,和当地大族的关系很深。

    太守国相倒还好说,毕竟是二千石的大吏,权力又大,朝廷对他们的调动比较频繁。

    可县令长就不一定了。

    有些县令长待在青州的时间,甚至比张新的年龄还大。

    这么长的时间,或是利益纠葛,或是真的处出了感情。

    再加上张新要杀这么多人,确实会对郡县的政务造成一定影响。

    于公于私,他们都得上奏求情。

    这几日各地的求情奏表如同雪片一般飞来,每日都能装满一两箱。

    由于奏表太多,张新实在是看不过来,只能让崔琰去甄别一下。

    凡是涉及到求情的,他一律不读不回。

    崔琰会意,挥手让小吏把箱子抬下去,随后看向张新。

    “牧伯。”

    崔琰进言道:“此次大案涉及范围之广,郡县为之一空。”

    “有些县的县衙里,此刻就只剩下三五个吏员,实在是难以运转。”

    “臣觉得,牧伯是否可以特赦一些吏员,让他们回去做事?”

    “你也求情?”

    张新淡淡的看着他。

    “牧伯你误会了。”

    崔琰连忙摇头,“臣只是为牧伯考虑,毕竟距离明年春耕,也就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这么短的时间,各县既要征辟士子,又要重新教导,能来得及么?”

    “况且......”

    崔琰顿了顿,继续说道:“有些县中的士子大部分都被捕了,县令也未必能够征辟到足够的人手。”

    “若是误了春耕......”

    “牧伯。”

    崔琰抬起头,“各县最近的怨言很大啊!”

    “有怨言让他们给我憋回去。”

    张新冷哼一声,“这些长吏,平日里大族鱼肉乡里,欺凌百姓,他们看不见。”

    “现在还有脸过来求情?我还没计较他们的失察之罪呢!”

    “不赦!一个都不赦!”

    这个头不能开。

    若把张三赦了,那罪名和他差不多的李四要不要赦?

    不赦,人心不服。

    凭啥大家犯的错都差不多,他张三能活,我李四就得死?

    若是赦了李四,那王五呢?

    赵六呢?

    此次需要抓捕的人共有十余万。

    若开了这个头,那就没完没了了。

    “那各县那边......”

    崔琰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去写一道敕令。”

    张新想了想,道:“令各郡县长吏自行递补吏员,若确实是征辟不到人的,可以来找州府要。”

    “告诉底下的郡县,缺人,我给他们补。”

    “求情?想都别想!”

    “若是谁误了明年的春耕,我砍他的头!”

    “能接受的就继续干,不能接受的,可自行挂印辞官,我自会任命守官接替他们。”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平原这边还有一群华阴士子呢,也是时候该让他们干活儿了。

    “诺。”

    崔琰躬身应命,转身离去。

    张新将目光转回今日的会议记录上。

    “牧伯。”

    这时又有一名小吏走了进来。

    “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

    张新把竹简放到一边,心中有些疑惑。

    饯别宴已经办过了,赏钱今天也发完了。

    臧霸他们现在过来干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