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374章 回家了

第374章 回家了(1/3)

    (两章一起发,4000字)

    (咩了第五天,嗓子疼,流鼻涕,耳朵嗡嗡嗡。)

    袁谭同意了逄纪的建议。

    一来,留在青州和张新争,胜算确实不大。

    威望,民心,能力......

    差得太远了。

    二来,找到袁绍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现在的袁谭距离后来与袁尚争嫡的那个袁谭,还差了十来年。

    他目前的年纪也就和张新差不多,资历、能力、威望都还没有培养起来。

    给他一些谋士将领,让他督战,这没问题。

    真要让他扛起一个势力的盛衰兴亡?

    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至于被俘虏的老妈和弟弟,到时候派人去谈就是了,问题不大。

    自古以来,各方争斗都有一个默认的规则,那就是祸不及家人。

    例如项羽俘获刘邦家眷,曹操俘获刘备家眷之后,都没有把他们怎么样。

    一方面是为了宣示自己仁义。

    另一方面,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这次赢了,下次还能赢。

    给别人留条活路,就是给自己留条活路嘛。

    在其他人看来,张新得了袁绍家眷,杀又不能杀,拿来威胁袁绍的话,还会掉逼格。

    反正养着也是白费粮食,倒不如换点钱财来的实惠。

    计议已定,袁谭让颜良文丑传令退兵,随后按照逄纪的建议,派出使者到韩馥、袁遗那边交涉。

    对韩馥,他把张新回来的消息实言相告,并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说自己的父母生死不知,根据地又没了,请求韩馥看在袁氏曾经对他有恩的份上收留他。

    张新此次回来定会报复,他愿意为韩馥驻守冀州大门,抵挡张新。

    对袁遗,他则是以命令的语气,让他来给自己大军断后,完全一副把这位叔叔当做家奴的模样。

    ......

    南皮。

    张新坐在太守府内,面前摆着十几个箱子。

    “东莱刘氏、乐安刘氏、北海高氏......”

    这些箱子里面放着的,都是青州大族与袁绍交通的书信。

    “这么多人......”

    张新拿起一封书信,快速扫了两眼,将写信之人记下,随后丢到一旁,如此往复。

    这些书信有的写在绢帛上,有的写在竹简上,共有几千封。

    张新整整看了一个晚上,心里大概对青州的情况有了有一些了解。

    说青州大族皆反,那是有点夸张。

    但反了六成还是有的。

    其中不乏他州府吏员所在的家族。

    甚至就连郑玄举荐来的任嘏、郗虑等人也有参与其中。

    任嘏还好,在这些箱子里只发现了任氏的书信,没有他本人的。

    但郗虑......

    他本人竟然写了信给袁绍!

    言辞之间还极其谄媚。

    “我顾念青州民生,讨董年余,从未找尔等征收过一颗粮食,尔等就是如此报答我的么?”

    张新心中怒火冲天。

    好在,唯一令他能够感到欣慰的是,他最为看重的华歆、国渊等人,并未参与其中。

    “主公。”

    典韦走了进来,“左将军派人来报,说大军已经休整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那就整军出发。”

    张新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告诉亲卫营的弟兄们,回家了。”

    击退淳于琼后,张新军又在南皮休整了两日,此时已经完全从海上的晕船状态下恢复了过来。

    算算时间,袁谭那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开始撤军了。

    那么,该回家了!

    “诺。”

    典韦咧嘴一笑。

    他也离家很久了。

    “对了。”

    张新指着这些装有书信的箱子,“你找人过来收拾一下,把这些东西交给管见,让他用水军运回平原。”

    “诺。”

    典韦派人去向左豹传达张新的军令。

    黄巾旧部听到回家,个个欢呼雀跃,士气暴涨。

    张新军兵分两路。

    三千水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由管见带着,乘船入海,自回青州。

    袁绍的家眷也在其中。

    其余的骑兵由张新亲自带领,南下截杀袁军。

    五千多骑兵滚滚而来,掠过东光。

    淳于琼站在城头上,望着城外卷起的烟尘,心中颤抖,根本不敢出城阻拦。

    从南皮到平原只有二百里,在正常情况下,骑兵需要一日半、步卒三日。

    若是疾行,骑兵一日,步卒两日可到。

    但张新南下,袁军北上,两军之间是个相对而行状态。

    只过了半日,张新就在东光南边的野地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