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在豫州待得可以说是十分难受。
除去出身因素,他的这个豫州刺史并非朝廷正式任命,而是袁术表的。
名不正,言不顺。
这也导致他在和豫州士族打交道的时候,时常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否则他堂堂豫州刺史,坐拥六郡之地,又怎么需要依靠袁术来提供粮草?
豫州又不穷。
实在是收不到粮啊。
关键吧......
这帮人还不能杀。
孙坚杀王叡,那是因为他高傲轻慢,不仅看不起孙坚,还扬言要斩杀武陵太守曹寅等人,在荆州很不得人心。
于是曹寅等人就联合孙坚,找了个由头把他给宰了。
杀张咨,那是因为国难当头,张咨却计较他是邻国的二千石,不肯给他粮草。
在孙坚的视角里,什么你的我的,还不都是大汉的?
你张咨不肯给我粮草,那就是逆臣。
该杀!
况且他一个长沙太守,又不用考虑治理荆州和南阳,杀就杀了,无所吊谓。
可自从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后,孙坚是真把豫州当做是自己的治下了。
既然想要好好治理,那自然就不能随便乱杀人了。
然而他一介武夫,又怎么能坐稳遍地都是士族的豫州刺史?
在豫州,他的话远没有袁术的话好使。
兖州就不一样了。
蔡邕那是什么身份?
只要能得他一封书信,兖州士族怎么说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本来以孙坚的身份,是攀不上蔡邕这个高枝的。
但若是有张新引荐,那就不一样了......
一想到这里,孙坚就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下一秒钟就飞到兖州。
这豫州,老子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好在,没过几天,徐琨就回来了。
“如何?”孙坚连忙问道。
“荀军师请舅舅领军进攻昌邑。”
徐琨巴拉巴拉......
昌邑既是山阳郡的郡治,也是兖州州治,刘岱和袁遗的家眷都在这里。
只要孙坚发兵攻打昌邑,刘岱一定会退兵。
“怎么是荀军师?”
孙坚闻言一愣,“君侯呢?真死了?”
“没有没有。”
徐琨连连摇头,“君侯自有谋划,目前不在,军中由荀军师和文远将军做主。”
“我就说嘛,以君侯之能,怎么可能为董卓所杀。”
孙坚松了口气,随后问道:“那兖州刺史之事......”
“荀军师应下了。”
徐琨笑道:“军师说,待与君侯会师之后,他会向君侯言明舅舅相助之事。”
若是其他事情,荀攸未必有权答应。
但张新欲要扶持孙坚做兖州刺史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张新虽然打了一些胜仗,可现在的历史已然被他搅乱,他也不知道日后这天下形势会如何发展。
毕竟就连曹操都变成蔡瑁的麾下了......
这么大的事,他肯定要先与荀攸商议过后,才会告诉孙坚。
荀攸对张新的想法十分赞同。
兖州四战之地,易攻难守。
但四战之地,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四面出击。
张新若是拿下冀州,则青州的平原和冀州的邺城,都会受到来自兖州方面的威胁。
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按理来说,当然是要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安心。
偏偏他又暂时腾不出手来取。
那么,由孙坚坐镇兖州,拱卫张新腹地的安全,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孙坚闻言大喜,立即命令大军集结,打着诛杀国贼的旗号,浩浩荡荡的朝着兖州杀去。
......
渔阳。
张新从顾雍那边又接手了五百人后,麾下的总兵力达到了接近六千。
为了让这六千大军悄无声息的穿过渔阳,张新舍弃了一人双马的骑兵配置,只以单马赶路。
六千大军白天躲在燕山山脉之中休息,晚上出来赶路。
过了平谷之后,距离泉州也就不到二百里了。
张新军疾驰一夜,终于赶在天亮之前抵达了泉州港口。
“君侯!”
管见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到张新,十分激动,口中不断说道:“君侯无恙便好,无恙便好......”
张新待他恩重如山,不仅解决了他那些海贼旧部的生活问题,还不嫌弃他的出身低微,让他在太史慈离任之后,出任水军主将,统领三千水军。
若是张新死了,还有谁会用他这个海贼?
“我能有什么恙?”
张新自信一笑,看着他问道:“我让你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