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340章 将军,带我们走吧

第340章 将军,带我们走吧(1/3)

    “诺!”

    崔琰重重应道。

    “季珪远来辛苦,本该好好歇息一番。”

    张新上前抓住崔琰的手,动容道:“可是如今情况危急,只能劳烦季珪再跑一趟了。”

    从平原到长安,有近两千里路。

    从长安再到诸县,又是两千多里。

    崔琰一路行来,既要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达,又要躲避袁绍联军的斥候、兵马,可谓是十分凶险和辛苦。

    按理来说,张新就算不给他放个小长假,也得让人好好休息两天。

    可是没办法。

    别看陶谦目前犹豫不决,可万一他哪天脑子抽了,领兵进入青州,那就麻烦了。

    五路联军,张新虽然不惧,可他麾下的将士已经征战年余,上下疲惫,又要千里迢迢的赶回青州。

    长途跋涉之下,军心不振,体力不支,还真不一定好打。

    崔琰和陶谦打过几次交道,对陶谦的性格比较熟悉。

    出使陶谦,非他莫属。

    崔琰对此的回答十分简单。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此臣分内之事也!”

    “好!”

    张新给了他一大笔钱,再让一队黄巾旧部护着他,一路前往诸县。

    送走崔琰,张新回到主位坐好,提笔写信,又让人把孙乾召来。

    少顷,孙乾来到,张新的信也写好了。

    张新将事情说了一下,把信递给孙乾。

    “公佑,刘岱那边,就劳烦你跑一趟了。”

    孙乾郑重的点点头。

    “君侯放心,臣必说得刘兖州退兵!”

    张新同样给了他经费和护卫。

    长安城内的数万大军,陆陆续续的撤了出来,向郑县而去。

    张新站在安门内,看向西边不远的未央宫,长长叹了口气。

    正在此时,几名将领打扮的人策马前来,嚷嚷着要见他。

    一名亲卫走了过来。

    “主公,吴匡、张璋携一众将校求见。”

    张新点点头,“让他们过来吧。”

    吴匡、张璋原是何进部将。

    南宫之变时,他们因恼怒袁绍杀了何进,便投到了董卓麾下。

    一开始,董卓待他们甚厚,粮草装备钱财,一应俱全。

    他们也愿意为董卓效力。

    可后来董卓劫掠、迁都、火烧雒阳这一系列操作,引起了雒阳兵的强烈不满。

    他们大多来自河南、河内等地,家就在这里。

    我们为你效力,你居然反过头来把我们的家园毁了?

    这怎么行!

    当时董卓为了安抚他们,给了不少赏赐。

    雒阳兵看在加钱的份上,又没有别人可以投,只能接受现实,随董卓入了长安。

    刚到长安时也还好,董卓给的赏赐,足够他们在这安一个新家,还有富裕。

    然而自从张新兵临华阴之后,情况就开始变了。

    董卓为了防止他们与张新勾结,不仅开始克扣粮饷,还将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收缴了不少。

    长安守军那边,自从郑县丢了以后,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因此在张新军入城之时,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张新。

    这几日张新与他们见过两次,彼此倒也算是认识了。

    说起吴匡,可能没有什么名气。

    但他有一个儿子叫做吴班,还有一个侄子,在后世可谓是耳熟能详。

    就是吴懿不在此地的那个吴懿。

    刘备入蜀后娶的吴皇后,也是吴匡的侄女。

    亲卫闻言,回头将这些人缴械过后,放了过来。

    吴匡快步走到张新面前,疾声大呼。

    “君侯如今撤军,欲弃我等乎?”

    张新可不能撤。

    他若是撤了,董卓还不得弄死他们?

    典韦上前拦住。

    “我也不想撤军,奈何百官掣肘,我已失去破董之机。”

    张新将青州的情况说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

    “如今我军后方有失,士卒归心似箭,已经无法再战了。”

    那天若是没有百官站在宫墙上叫骂,董卓为了保全族人性命,迫于压力,搞不好就投降了。

    百官一骂,董卓得了心理优势,怎么可能还会放人?

    “啊?”

    吴匡等人闻言大怒,“这......袁绍狗贼安敢如此?”

    “此时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张璋虽也愤怒,但还是冷静下来,“君侯,依我看......不如这样。”

    “青州有失,君侯使一上将统青州兵回去救援便是,至于君侯本人,还可以继续留在长安,带领我等讨伐董卓嘛!”

    “是啊是啊。”

    一名将领赞同道:“北军、西园军皆愿听从君侯,啊不,皆愿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