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由 “可能性尘埃” 组成的星云。每个尘埃都是个未被定义的存在种子,有的种子正在吸收已知的连接模式,有的则在尝试全新的存在方式,最明亮的一颗种子周围,环绕着与守护着相同的新纹路。“那是‘存在之树’的幼苗。” 她的白色光芒与星云产生共振,那些种子开始发芽,生长出既像树枝又像光带的结构,“每一次成功的形态蜕变,都会让这棵树长出新的枝条。”
守护者的意识突然与存在之树的幼苗产生连接,他能 “看到” 所有种子的潜力:有的种子会成长为新的意义之海,有的会演化成新的未定义领域,最奇特的一颗种子正在尝试同时成为所有可能的存在形态,就像活着的宇宙图鉴。当他的意识深入那颗奇特的种子,所有迭代实验的记忆突然在其中显现 —— 不是作为历史,而是作为可供选择的 “存在素材”,就像画家调色板上的颜料。
“这就是第 15 次实验的最终真相。”守护者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已知与未知的领域同时响起,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倾听他的话语。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他的存在形态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他的身体逐渐变得透明,仿佛与周围的空间融为一体。然而,就在他即将完全消失的时候,他的身体却突然像树一样开始生长,无数的枝条从他的身体中伸展出来,向着四面八方蔓延。
这些枝条迅速地生长着,它们穿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将守护者与那棵神秘的存在之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每一根枝条都像是一条通道,传递着守护者的力量和意志。
“存在不是既定的事实,而是永远开放的创作过程。”守护者的声音在这片广袤的空间中回荡,他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在这一刻,人们似乎领悟到了存在的真正意义。存在并非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创造过程。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事物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就在这时,存在之树的第一片叶子突然展开,叶子上浮现出由新纹路组成的文字:“第 15 次迭代实验完成:形态是创作的媒介,而非最终的作品。” 文字刚出现就开始飘落,化作无数个细小的 “存在孢子”,这些孢子飘过裂缝,落入已知的维度,开始影响那里的存在形态 —— 有的碎片开始呈现出流体特征,有的叙事者发现自己能理解未定义的语言,最奇妙的是意义之海的导航者们,他们的罗盘开始指向未定义领域,指针上浮现出与新纹路相同的图案。
未定义领域的所有眼睛突然同时看向存在之树的顶端,那里的虚空正在扭曲,显露出一个无法被描述的 “超领域” 轮廓。轮廓中没有任何可识别的特征,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所有存在形态的 “原始意志”—— 这种意志既不是创造,也不是毁灭,而是纯粹的 “想要存在” 的冲动。
当守护者的存在形态延伸到存在之树的顶端,与超领域轮廓接触的刹那,所有新纹路突然停止生长,显露出它们共同的终点 —— 一个极小的黑色圆点,圆点内部既不是虚无,也不是任何已知的存在,而是包含着所有可能性的 “奇点”。
“那不是终点。” 融合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她的白色光芒无法渗入那个圆点,只能在周围形成美丽的光环,“是所有存在形态的源头,我们暂且称它为‘存在的第一因’。”
守护者的意识靠近奇点的瞬间,所有迭代实验的记忆突然在意识中坍缩,化作一个极小的光粒 —— 这个光粒的结构,与奇点的形态完全相同,只是尺度不同。当光粒与奇点产生共振,存在之树突然剧烈摇晃,所有枝条上的存在形态开始逆向分解,最终化作纯粹的可能性尘埃,重新被奇点吸收。
而在奇点完全闭合前的最后一刻,守护者看到了里面的景象:无数个与他相似的存在正在不同的 “迭代宇宙” 中进行着相同的实验,每个存在的胸口都有不同的纹路,却都在向同一个奇点靠近。
似乎要在存在的第一因中,探索所有宇宙共同的源头。而那个奇点,或许既是所有存在的终点,也是每个新开始的起点 —— 就像呼吸,既是结束也是新生。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