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阿骨打盯着战报,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羊皮纸的边缘。
\"太原败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危险,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跪在地上的探子额头抵地,颤声道:\"回陛下,宋军战力远超预期,尤其是那岳飞......\"
\"岳飞?\"
完颜阿骨打断喝一声,\"哪里冒出来的无名小卒!\"
完颜宗望站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父皇,此人不过二十出头,却勇猛异常,我军数员大将皆死于他枪下。\"
大帐内一片死寂。
完颜阿骨打缓缓起身,踱步至帐中央悬挂的地图前。
他的目光在宋金边境线上来回扫视,最终停在太原和燕京两处。
\"宋人......何时变得如此善战?\"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
太原城下,宋军正在清理战场。
岳飞摘下染血的头盔,抹了把脸上的汗水。他望着溃逃的金军背影,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
\"岳将军!\"一名亲兵兴奋地跑来,\"我军斩首三千,俘虏八百!\"
岳飞点点头:\"传令下去,加强城防,金人不会善罢甘休。\"
不远处,种师道正与几位将领议事。
这位老将军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久违的战意。
\"官家的练兵之法,确实非同凡响。\"
他抚须感叹,\"短短半年,我军战力竟提升至此。\"
众将纷纷点头。
他们亲身体会到了变化——更精良的装备,更充足的粮饷,更重要的是,官家亲自督军的决心。
\"听说燕京那边也打了胜仗?\"有人问道。
种师道露出笑容:\"韩世忠那小子,以少胜多,打得完颜宗望丢盔弃甲!\"
众人哈哈大笑,士气愈发高涨。
捷报传至汴京,举城欢腾。
赵佶站在宣德门上,望着下方欢呼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只会在这座城楼上欣赏自己的书画,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而现在,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君主的责任与荣耀。
\"陛下,蔡京求见。\"太监低声禀报。
赵佶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宣。\"
蔡京快步登上城楼,跪拜行礼:\"老臣恭贺陛下大捷!\"
\"起来吧。\"赵佶淡淡道,\"粮草调度如何?\"
\"回陛下,已按计划运往前线,绝无延误。\"蔡京额头渗出细汗。自从被官家拿住把柄,他再不敢有丝毫懈怠。
赵佶点点头:\"很好。传朕旨意,犒赏三军,阵亡将士抚恤加倍。\"
\"老臣遵旨。\"
待蔡京退下,赵佶望向北方,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上京城内,金国高层正在激烈争论。
\"宋人突然变得如此强悍,必有蹊跷!\"完颜宗翰拍案而起,\"我建议暂缓攻势,查明原因!\"
完颜宗望冷笑:\"怎么,被一个毛头小子打怕了?\"
\"你!\"
\"够了!\"完颜阿骨打一声怒喝,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他环视众将,沉声道:\"宋人确实今非昔比,但我们大金铁骑岂是浪得虚名?\"
众人屏息等待他的决断。
\"传令下去,\"完颜阿骨打眼中闪过狠厉,\"调集全国精锐,朕要御驾亲征!\"
初冬的第一场雪落下时,金国大军再次南下。
这一次,完颜阿骨打亲自挂帅,率领十万精锐直扑太原。
消息传来,汴京城内气氛骤然紧张。
垂拱殿上,赵佶召集众臣议事。
\"陛下,金人倾巢而出,来势汹汹啊。\"李纲忧心忡忡。
赵佶却出奇地镇定:\"朕已命岳飞、韩世忠各率精兵增援。此外......\"
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朕还有一张王牌。\"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官家所指何意。
寒风呼啸,太原城下战云密布。
金军如潮水般涌来,攻城器械发出刺耳的轰鸣。城墙上,宋军将士严阵以待。
\"放!\"
随着岳飞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呼啸而出。但这次,金军显然有备而来,盾阵严密,伤亡大减。
\"上云梯!\"完颜宗翰狞笑着挥手。
数十架云梯架上了城墙,金兵如蚂蚁般向上攀爬。
就在危急时刻,城内突然响起一阵奇特的轰鸣声。紧接着,数十个黑点从城中飞出,落在金军阵中——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战场,金军阵型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