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剧情魔力消失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 第422章 贤妻不爱了(6)

第422章 贤妻不爱了(6)(1/2)

    时代在发展,国策更是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国家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允许个体经营,土地也开始实行个人承包制。

    所有的政策都在告诉人们,你们可以光明正大的追求财富了,贫穷不再是荣誉了。

    工厂里已经有员工为了增加收入,在外头利用业余时间摆摊卖东西,听说收入还不错。

    这个时候,家用电器开始在商场出现,看着让人眼热。

    张爱华觉得仅仅依靠工资要攒很多年才能买得起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要想过上好日子,还是得自己当老板才行。

    几年单亲妈妈的历练,让张爱华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变得更有勇气,也更坚强了。

    胆气催生执行力。

    她打探摆摊人的收入,震惊于摆摊竟然可以赚那么多。

    有时候一天的利润都能赶上半个月工资了。

    这也太让人眼热了。

    她蠢蠢欲动。

    终于按捺不住,也加入了摆摊的行列。

    她本来就从事服装行业,又是设计师,眼光和品味自然非常高,紧跟时代潮流。

    并且因为出差,她在南方结识了不少同行业的人脉,所以提货要比旁人方便很多。

    很快,她就联系好了厂家,又找到王胜利,让他出车去南方的时候帮忙拉点私活,她会给报酬。

    王胜利自然没有说不的道理,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么多年,张爱华可从来没找过他帮忙。

    他说:“什么钱不钱的,顺手的事,我看你的东西也不多,占不了多少空。”

    但张爱华不许,“胜利,你要是不收钱,我就找别人帮忙了哈。”

    王胜利一听,连忙把定金从张爱华手里抢过来,唯恐晚了一步就让别人抢了先。

    “我收,我收还不行嘛。”

    第一批货在半个月后运了回来,张爱华就趁下班和休息日的时间摆摊卖货。

    她拿出了大部分的积蓄投到创业上,因为钱不多,所以衣服只占了一小半,大部分是袜子、手绢、丝巾这些小物件。

    但别看东西小,利润可不小,而且她的货卖的特别好。

    大家一看到她摆出来的货品就走不动道了,纷纷停下来围上去,拿着服饰爱不释手的。

    几大包货品一个星期就卖完了,还有慕名而来没买到的顾客拽着她的胳膊紧追着问,“同志,你什么时候再来啊,跟我说一下,别下次我又没赶上。”

    张爱华估算着时间,给了大概的日期。

    回到家,她兴奋地数钱,减去成本,得出对的利润金额让她忍不住惊呼,“老天奶奶啊,我成万元户啦!”

    这一次,她进货就衣服居多,丝巾少了些。

    这个时候,港台影视剧初入内地,风靡一时。

    人们对演员们时髦的衣服艳羡不已,赶潮流的年轻男女都已穿上和港台明星同款的衣服而得意。

    张爱华就抓住人们的这个心理,联系了仿制港台货的厂家,买来的货全都是明星同款。

    因此,她的摊位前总是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她一个人实在招呼不来,就喊来了小妹和小弟一起帮忙卖货,并且给俩人发工资。

    就这样几次之后,她手里的钱已经非常可观了,就趁平反的人卖房出国的热潮,趁机买下了两家店铺和一进宅院。

    两家店铺同时开业,由小妹和小弟分别打理,俩人都是临时工,挣得不多,既然在姐姐这儿可以挣的更多,于是都把工作卖给了回城知青,他们就专心开店了。

    张爱华没有辞掉工作,她知道厂里一直都非常看重她,给了她很好的升职加薪和进修机会。

    她不会轻易离开工厂。

    并且,受新思潮影响,她设计了好几款港台那边的新款衣服,使得订单量大增。

    恰巧此时老厂长退休,退休前向上级部门推荐张爱华任下一任厂长。

    “小张同志别看年轻,但是非常能干,很有眼光、魄力,责任心也很强,积极肯吃苦。现在改革开放了,一切以市场为导向。

    我们老一辈的思想跟不上了,要想厂子持续发展下去,不被社会淘汰,还是得让年轻人接手。

    由年轻人注入新的活力,搞出时兴的东西,推陈出新,我也才能放心的退休。”

    上面接受了老厂长的建议,非常认真地研究了张爱华的工作能力和个人思想状况。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了老厂长的推荐,任命张爱华为新一任厂长。

    收到通知后,张爱华也很兴奋和高兴,觉得这是组织对她的认可和信任。

    同时,她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下决心一定要把厂子搞好,不让组织失望。

    新官上任三把火,她对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责任具体分到个人,多劳多得,改善薪资和奖金机制,让利给职工,并且承诺,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