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 > 第575章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575章 笑问客从何处来(1/2)

    第575章 笑问客从何处来

    李逍遥与白小樱完婚的那一刻,许知行便看到了许多的因果。

    其中一条,便是对于这截然不同的两族之间结合的约束。

    那就是他们将会很难拥有后代。

    除非是对这方天地做出极大的贡献,否则几乎是不可能诞下子嗣。

    当然,万事有得有失。

    若李逍遥和白小樱真的孕育出后代,那么他们的子嗣也必将是得天独厚之辈。

    李逍遥和白小樱对此倒是看得开。

    许知行也算是放心了。

    参加完李逍遥两人的婚礼,许知行便回到了龙泉知行学堂。

    如今的龙泉镇早已不能算是镇子了。

    除了最中心的老城区没有动之外,在原先龙泉镇周边往外至少辐射十里地,早已是城郭繁盛,繁荣至极。

    龙泉镇还叫龙泉镇,但龙泉镇周边的城郭则改了一个字,改镇为郡。

    常年常驻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多万。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龙泉镇出了个文脉圣人,儒道至圣先师。

    所有天下读书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导师。

    他们所学、所言、所行、所想,全都是以这位至圣先师的言行为准则。

    甚至到如今,整个天下的道德界定都是以儒家学问道理作为标准。

    出了这么一个人物,龙泉镇自然而然的就会受到天下人的追捧。

    而且除了许知行这一位儒道祖师之外,他创办的知行学院历年来在大周科举上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一开始开办的那些年头尚未积攒出学风底蕴之外,之后的数十年中,一共出了一位状元,三位榜眼,五位探花。

    二甲进士三十多位,三甲同进士一大批。

    文风之盛,培养人才的比例之高,首屈一指。

    再加上这里还有天下第一位女剑仙赵蓁创办的剑阁。

    还有天下独一份音律修行之道的天音阁。

    因为这种种原由,迁居来此的人也越来越多。

    渐渐的就成了一处人杰地灵,繁荣昌盛之地。

    而在如今热闹非凡的龙泉镇子中,却有一处恍如世外的宁静之地。

    蜿蜒流转的龙泉河边,是一片绵延极深的桃林。

    几间茅屋错落有致。

    多年过去,依旧未见其有荒败的迹象。

    走进许知行推开院门,眼神有些意外。

    没想到院子里竟然有人。

    是许知行从未见过的一个少女,正在耐心的打扫庭院,一丝不苟。

    或许是听到了推开门的声音,少女抬起头,看向院门口的方向,眼中略带一丝错愕。

    随后连忙走上前,微微欠身,问道:

    “公子有礼,不知公子可是家师贵客?不巧,家师离家已久,尚未归来。若方便,公子可留下遵命,待家师回来后,我在向家师禀报。”

    少女应答有礼,举止大方。

    并未因为自己是圣地众人便轻看外人。

    当然,在少女的心中,能够走到知行学堂门口的人,除了自己人之外,便只有那些有真本事的人了。

    毕竟师父赵蓁在学堂外设立剑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闯过的。

    所以少女看到许知行后,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许知行应该是赵蓁的故人,或者远道而来的贵客。

    却不知她这一番见面应答,让离家多年的许知行不由得有些恍惚。

    当真是应了那句话,离乡许久,故人却成了外乡人。

    走到自己家门口,反倒被‘笑问客从何处来。’

    许知行笑了笑,好奇问道:

    “不知姑娘尊师何人?”

    少女不由得皱眉,这个外人来知行学堂,却不知自己师父是谁。

    莫非这外人不是来拜访师父的?

    既然不是来拜访师父,那来知行学堂做什么?

    少女心中忽然多了几分警惕。

    语气也带着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

    “家师霜雪剑仙,乃至圣先师亲传弟子。若公子不是来拜访家师的,还请自行离去吧。小女子孤身一人,不便招待公子。”

    说话间,少女藏在袖中的手里已经多了一张蕴含着磅礴浩然真气的字帖,那是师伯贺知秋送给她的礼物,据说可随手击杀一位一品高手。

    少女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虽然那双眼睛看上去很有深度,但这个年纪,想必最多也不过一品吧?

    想到这里,少女心中多了几分底气,看向许知行的目光更是冰冷。

    许知行不由得哈哈大笑,看少女的面相有些眼熟,隐约可以看出一些她家里长辈的轮廓,于是便问道:

    “你是谁家的孩子?云岚的?还是明业的?”

    少女一愣,云岚?明业?

    这人究竟是谁?竟然用这般语气来称呼父亲和姑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