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声名传遍江湖(3/4)
艰苦卓绝的学艺生涯。每日破晓,天色微明,他便起身扎马步、练基本功,汗水湿透衣衫,双腿酸痛麻木,却从不喊累;上午跟随师父研习剑法、掌法,一招一式反复琢磨,稍有不对,便遭师父严厉呵斥,重头再来;下午则是体能训练,背负巨石长跑、攀爬陡峭山峰,锤炼体魄;夜晚,当旁人早已入眠,他还在烛光下研读武学典籍,领悟心法要诀。 数年时光转瞬即逝,李剑风武艺突飞猛进。师父见他根基扎实、天赋出众,更是倾囊相授独门绝技。在师父悉心教导下,他融会贯通,将所学招式与自身特质相结合,独创出一套“清风剑法”,剑招灵动飘逸,如清风拂面,却暗藏凌厉杀招,威力惊人。 学有所成后,师父命他下山历练,临行前叮嘱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望你秉持侠义之心,扶危济困,莫要丢了为师的颜面。遇到难题,多动脑筋,不可莽撞行事。”李剑风跪地磕头,拜别恩师,怀揣着精湛武艺与师父教诲,再次踏入江湖,此番归来,他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 声名初绽:疫病救助显身手 彼时,江湖正值多事之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席卷多个城镇。疫病来势汹汹,患病者周身发热、咳血不止,皮肤上布满黑斑,不出数日便气绝身亡。医者们束手无策,药铺里药材被抢购一空,大街小巷弥漫着腐臭气息,百姓陷入极度恐慌,哭声震天。 李剑风途经疫病重灾区,目睹惨状,心中悲悯顿生。他虽武艺高强,却并非专业医者,但侠义之心驱使他挺身而出。他四处走访患病百姓,详细记录症状,查阅古籍医书,试图寻找救治之法。一日,在城镇边缘的破庙中,他偶遇一位奄奄一息的老者,老者气息微弱,却紧紧拽着他的衣角,艰难吐出几个字:“深山……神医……” 李剑风心领神会,当下决定深入深山探寻神医踪迹。山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猛兽横行,瘴气弥漫。他一路披荆斩棘,施展轻功,巧妙躲避猛兽袭击,以深厚内力抵御瘴气侵袭。历经重重艰险,终于寻得神医居所。 神医起初不愿插手疫病之事,隐居深山多年,早已看淡世事。李剑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言辞恳切:“神医前辈,山下百姓深陷水火,命悬一线。晚辈恳请您出手相助,若能救下百姓,哪怕赴汤蹈火,晚辈在所不辞!”神医被他的赤诚之心打动,长叹一声:“罢了,看在你这份心意上,暂且随我研制药方。” 在神医指导下,李剑风协助采集珍稀药材,有的生长在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有的隐匿于毒蛇猛兽巢穴周边,危险重重。但他毫无退缩,历经艰辛,成功集齐药材,配制药方。返回城镇后,他组织人手熬制药汤,亲自监督百姓服药,日夜守在病患床前,观察病情变化。 在他不懈努力下,疫病逐渐得到控制,康复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自发为他送上锦旗、牌匾,赞誉之声传遍周边城镇。江湖各路豪杰听闻此事,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李剑风之名,开始在江湖崭露头角。 ## 江湖纷争:调解矛盾展智慧 随着声名渐起,李剑风愈发频繁地卷入江湖纷争。各大门派为争夺资源、地盘,时常剑拔弩张,冲突不断。一次,两大帮派——“天龙帮”与“猛虎堂”因争夺一处矿山,僵持不下,双方召集大量人手,对峙于山谷,大战一触即发。一旦开战,势必血流成河,无辜百姓遭殃。 江湖同仁纷纷举荐李剑风前去调解。李剑风深知此事棘手,但为避免生灵涂炭,毅然前往。抵达现场,只见双方人马怒目而视,气氛紧张得能点燃空气。“天龙帮”帮主气势汹汹:“这矿山向来是我帮产业,猛虎堂横插一杠,今日不给个说法,休想善罢甘休!”“猛虎堂”堂主也不甘示弱:“哼!矿山无主,凭本事开采,你们天龙帮想独占,没门儿!” 李剑风并未急于表态,而是深入了解矿山渊源、双方诉求。他发现,多年前矿山确属无主之地,后“天龙帮”率先开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猛虎堂”近年发展迅猛,急需资源扩充实力,见矿山有利可图,才起争执。 摸清情况后,李剑风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矿山由双方共同开采,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成立联合监管小组,监督开采过程,防止私吞、抢夺;定期举办江湖交流大会,增进两派及其他门派间合作,共享资源信息。方案一出,双方起初心存疑虑,经李剑风耐心解释、晓以利害,最终达成共识,握手言和。 此事过后,李剑风的调解之能广受赞誉,江湖中但凡有纷争、矛盾,众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请他出面。他秉持公正、不偏不倚,总能巧妙化解矛盾,让双方皆大欢喜,威名愈发响亮。 ## 侠义传承:广收门徒传大道 经多年江湖闯荡,李剑风深感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护佑江湖万千百姓周全,亦无法将侠义精神广泛传播。于是,他决定广收门徒,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培养一批心怀侠义、武艺高强的江湖新秀。 消息一经传出,江湖上众多有志青年纷至沓来。李剑风收徒极为严苛,设置重重考验关卡。先是笔试,考察武学理论、医理知识,不少人因基础不牢,首轮便被淘汰;接着是实操考核,要求应聘者诊治病患、应对突发状况,检验医术与应变能力;最后是江湖历练,跟随李剑风参与救助行动、调解纷争,观察其是否具备侠义之心。 历经数月筛选,李剑风挑选出数位得意门生。课堂上,他悉心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