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羌氐两胡首领正是看到中间战场上的一万羌族骑兵已经出现了要败的苗头,才急忙令其他联军出击。
当左右两翼战场上的两军接战的时候,中间战场已经有羌族骑兵往战场外溃败!
一万羌族骑兵,哪怕他们能承受三成以上伤亡,也只是能承受三千多伤亡。
两千两百多唐军骑兵混战在一万羌族骑兵之中,平均每个呼吸时间都杀伤十几名羌族骑兵,按照这样的速度,一百个呼吸时间便能杀伤一千多羌族骑兵。
按照一个呼吸四秒钟计算,一百个呼吸也就四百秒钟,不到七分钟。
事实上,左右两翼战场接战的时候,中间战场便已经交战了近二十分钟,伤亡超过三千!
左右两翼战场接战以后又过两三分钟,中间战场上的羌族骑兵终于承受不住了,军心士气开始全面崩溃,剩下的羌族骑兵开始全线溃败。
……
中间战场上剩下的六千多羌族骑兵开始溃败,由于左右两侧也都是战场,所以绝大多数羌族骑兵都往后方溃逃。
与此同时,剩下一千六百多唐军骑兵疯狂追杀溃逃的羌族骑兵。
追杀全线溃败的敌军,从来都是一个迅速进一步拉开双方伤亡比的事情。
哪怕是正面厮杀的时候,双方近乎一比一伤亡,可一旦一方全线溃败,另一方疯狂追杀过程中也很容易杀出一比十的伤亡比。
唐军正面厮杀的时候便杀出了超过一比五的伤亡比,此时追杀过程中,更是十几二十名羌族骑兵被斩落马下,也未必有一名唐军骑兵坠马。
当唐军骑兵在追杀过程中又连续杀伤六七百羌族骑兵,唐军骑兵自身却仅额外付出二十多伤亡。
中间战场其实距离后方羌氐两胡首领,以及他们手上剩余的一万羌氐骑兵并不远,往后跑很快就要冲撞进羌氐两胡首领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万羌氐骑兵队形之中。
“该死的!”
羌氐两胡首领脸色都非常难看,目光更是充满惊怒。
他们先前就已经看出了中间战场己方一万骑兵将要惨败,现在看到真的惨败了,倒也有些心理准备,但情绪上还是很难接受。
好在大多数兵马都已经让他们分散出去左右攻击唐军,与唐军另外形成了两处战场,否则全军都被要中间战场的溃败极大影响军心士气。
左右两边战场上的将士此时都不知道中间战场已经溃败,估摸着也能瞒上一两刻钟。
真正让他们心头发紧的还是左右两边战场,唐军同样只是出动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兵力,便能抵住他们派出去的联军。
斥候已经将唐国太子刘绍往左右两边战场大致派了多少人迎战观测出来了。
出击左翼战场的唐军只有六千左右,出击右翼战场的唐军更是只有五千左右。
左翼战场他们是两万八千骑,唐军是六千左右骑兵,双方兵力差是接近五比一。
而右翼战场他们是步卒两万四千,骑兵一万四千,总共三万八千马步军,唐军是五千左右,双方兵力差足足接近八比一!
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唐军居然真以这样少的兵力,便硬扛住了联军。
甚至唐军还明显更凶悍,右翼战场那边,兵力差最大,可是接战才半个多时辰,唐军居然就开始明显占据上风,一队队唐军骑兵在联军的步卒军阵与骑兵队形之中横冲直撞。
右翼战场上的唐军有一千骑是重甲骑兵!
重甲骑兵这玩意其实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有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只是高层将领穿着,或者少数士兵穿着,真正形成几百上千重甲骑兵集团的是石勒整出来的羯族重甲骑兵。
羌氐两胡首领过去都听说过羯族重甲骑兵的威名。
当初二十六万羯族军队兵分两路进攻晋阳五郡,其中一路在河东郡被唐军打败,过程中爆发过一场羯族重甲骑兵与唐军重甲骑兵之间的对决,最终以唐军重甲骑兵取胜而结束。
这个消息羌氐两族首领也有耳闻,也就是说羌氐两胡首领倒是提前知晓唐军也有重甲骑兵这玩意!
只不过以前他们仅耳闻,毕竟没有真正见识过,而且耳闻的东西经常有所夸大,甚至不真实。
眼下与唐军真正交战,他们切身感受到唐军重甲骑兵的强大,这才知道耳闻并没有任何夸大,反而还有些低估了。
一千左右唐军重甲骑兵,配合四千左右普通唐军骑兵,居然就能抗衡他们近八倍兵力优势的联军,甚至是接战没多久就明显开始占上风。
也就是说,他们近八倍兵力优势的联军,很大概率打不过唐军,很大概率最后也要如中间战场一般惨败。
这太恐怖了!
左翼战场虽然还没有表现出唐军也占了上风,但至少说明那边的唐军也同样是能与他们近五倍兵力优势的联军骑兵抗衡的。
羌氐两胡首领都不傻,左翼战场上他们与唐军之间的兵力差,与已经全线溃败的中间战场的兵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