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的时候才被发现,那么消息传到长安城要一天时间,意味着长安城匈奴伪帝刘熙只有两天时间做准备。”
“若是我大军距离长安城还有五百里就被发现,那么消息也顶多一天半就能传到长安城,彼时匈奴伪帝刘熙便有三天半时间来做准备。”
唐军距离长安城越近距离被发现,届时给长安城内胡人,以及汉赵伪朝上至伪帝刘熙,下至文武百官的心理冲击也越大,越打击长安城匈奴守军的军心士气。
所以只要是能做到,刘绍肯定希望大军距离长安城越近被发现越好。
“夏阳县到颌阳县有一百一十里左右,颌阳县到临晋县又有一百四十里左右,只要我军过河临晋县以后才被发现,那么距离长安城便不到三百里了。”
至于说过了临晋县之后的再下一个县,刘绍便不去考虑了。
因为过了临晋县以后,县城与县城之间便密集了起来,以及要过泾河与渭河,想要继续阻止消息传递很难。
经过商议,刘绍最终决定,大军抵达颌阳县之前,先派遣一支两千人的骑兵急行军,直接围住颌阳县。
彼时大军主力路过颌阳县,纵然被县城内匈奴守军看到,他们也无法立刻将消息送往长安城。
临晋县同样如此应对。
当主力大军过河临晋县以后,围困两座县城的骑兵才放弃围城,急行军追赶主力大军。
虽然这么做也未必一定能封锁消息到大唐军队主力过了临晋县以后才被发现将消息送去长安城,但至少大大减小了概率。
半个时辰的休息过后,大军继续行军。
同时按照刘绍的决策,第六骑兵军团的一名团长率领所部两千三百多骑脱离主力大军,急行军先一步直扑颌阳县城,赶在主力大军路过颌阳县城附近之前,先将颌阳县城团团围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