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68章 里应外合(上) “长安节度使”

第268章 里应外合(上) “长安节度使”(3/4)

帝杀去。刘裕则带人杀向侧方,与他配合。

    嬴政那边则把重心放在周边的机械兵上,试图冲破包围,往大本营方向冲去。

    刘裕、萧道成等人把战场切割成了两个部分,基本切断了机械兵与平行皇帝的联系。

    胡亥、高演、宇文邕等人趁机行动,将那些机械兵扫清了一大半。

    陈家兄弟的气势如虹,再加上刘裕的回援,硬生生的将平行皇帝逼退了。

    双方进入了大混战,这里的能量反应也达到了高峰。

    而经过了几轮十余小时的对决,联军依然不落下风。

    敌军的大本营收到了大量数据和战报,前线的平行皇帝要求增援。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更加说明他们此前的推断是没有问题的。

    联军真正的主力就在那里,不然他们怎么会支撑这么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不是他们将计就计把他们挡在了那里,这会联军恐怕就要进逼大本营了。

    司马懿:“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继续增兵。另一边也不能放松警惕。”

    “明白!”

    ……

    关于李晔是否应该征讨李克用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

    李克用这个时候根本不像个忠臣,李晔也有各种轻率行事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有意义的前提是朝廷还有可能打过藩镇。

    显然朝廷哪个都打不过。还想韬光养晦?不会有时间了。

    李晔:“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既然打不过李克用,那我就除宦官。”

    杨复恭嚣张跋扈,完全不把李晔放在眼里。

    李晔故意提拔杨复恭的养子杨守立,赐名为“李顺节”,以此离间两人的关系。

    李顺节果然有与杨复恭争权的想法,于是成为李晔的心腹。

    891年8月,李晔与杨复恭彻底决裂,先是贬杨复恭为凤翔监军,后又要他退休。

    杨复恭不肯就范,于是李顺节调军攻打。长安中的两股势力火并,城内大乱。

    最终杨复恭被护卫着逃往兴元。杨守亮以讨伐李顺节为名起兵反叛。

    就这样,杨复恭集团也脱离了朝廷控制。李晔彻底沦为了“长安节度使”。

    赶走了杨复恭,李顺节也开始跋扈。李晔于12月将李顺节处死。

    892年,关中彻底炸锅,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五镇上表要讨伐杨守亮。

    “我们是要替朝廷平叛,绝对不是要抢地盘!”

    朝廷要求两方和解,但李茂贞等人完全无视命令。

    可朝廷没兵没实力,还得窝囊地授予李茂贞招讨使之职。

    李茂贞拿下凤州、兴元,杨复恭继续南逃。

    893年1月,李晔试图剥夺李茂贞的凤翔节度使之职,失败。

    而李茂贞嚣张跋扈,甚至直接写信指责朝廷。

    杨复恭集团割据一方,连禁军出身的李茂贞也军阀化了。

    朝廷想做一个“长安藩镇”都不可能,因为朝廷实力弱小谁都打不过。

    大唐已经没救了。

    有人说,李晔不该除掉杨复恭,甚至还说“杨复恭不死,大唐不亡”。

    但不除掉他可能吗?李晔怎么选都是错的。

    说完中央说地方。

    李克用的政治水平不高。891年7月,李克用接受李存孝的建议,攻打成德。

    但成德又与李克用没仇,而且内部稳定,其实不好打。

    王镕向李匡威求援,击退李克用。

    最终情况演变成了河中、义武两方对战成德、卢龙两方。

    之后,李匡威和赫连铎想要夺回云州,被李克用击败。

    而李存孝于此时在邢州反叛了李克用。

    河南,890年,朱温的长子朱友裕大破时溥。

    891年,朱温麾下的丁会拿下宿州,时溥麾下的刘知俊向朱温投降。

    本年末至次年初,朱温也击败了朱瑾和朱瑄的联军。

    892年,时溥无力抵抗朱温,向朱温求和。

    朱温只想要徐州这块地,便同意求和,但要求时溥离开徐州改任他处。

    李晔就是个长安节度使,没地盘给时溥。而时溥也担心自己离开徐州后被害。

    谈判无果,时溥便想“北失南补”,试图攻打淮南,可杨行密已经稳住了局势。

    时溥陷入了绝境,只能向朱瑾求援。

    893年1月,霍存和朱友裕大破朱瑾援军。庞师古围攻徐州。泗州、濠州向朱温投降。

    敬翔劝说朱温坚持,朱温亲临徐州。4月,朱温破城拿下徐州,时溥全家自焚。

    巴蜀,驱逐韦昭度后,王建继续围攻成都,并用出各种手段让城中人心离散。

    891年8月,田令孜和陈敬瑄向王建投降,整个西川被王建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