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46章 事变之后 唐文宗李昂

第246章 事变之后 唐文宗李昂(2/3)


    他现在有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或许一会还要召集一下自己的后人。

    苻坚走到他的旁边,尝试安慰道:“不就是人间出了点事吗?这都两百多年了。”

    他显然是会错意了。

    李世民:“这里有一套独特的规则。我们最终会都得直面于此,并探索正确的路。”

    “任何人都不例外。”

    也包括感染者,而刘邦和嬴政等人的回避是没有用的。

    刘裕这会已经通过刘义隆知晓了事变的全貌,他倒是能理解李世民的心情。

    中晚唐的皇帝全员背弃李家大会的誓言,全员背叛,李世民前期的成果毁于一旦了。

    他凭一己之力拖住了感染者整整半年,但还是无力回天。

    不仅是这里,他在人间的功业恐怕也要泯灭了……

    确实很遗憾,不过我们的立场不同,就各走各的路吧。

    另一边,在清除了一些关键性证据之后,王莽就接着他没说完的话继续下去。

    “唐朝可是与汉朝齐名的大一统王朝,而我们吸收了这其中的皇帝。”

    “我们也就拿到了唐朝的法理和号召力。后面的皇帝加入我们就没那么多心理负担了。”

    再往后他们要担心的人物就是赵匡胤了,但现在还远着呢。

    李隆基:“你说,如果我们现在就公开反对李世民,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呢?”

    孙权:“估计现有的姓氏阵营的格局就立刻崩盘了吧。”

    李纯:“那我们真的就直接摊牌?”

    李隆基:“当然不。不过他最近还要再找我们开会,可以给他一些暗示……”

    在这种喜悦的氛围下,感染者没有很好的控制意识网络的范围。

    司马懿也接收到了这些信息。

    现在感染者认为他掀不起什么浪,也就对他没什么警惕了。

    感染者的力量变强了,这是好事,但自己还是被排除在外。

    没关系,那自己就靠精神污染组建新的班底,最终形成一支单独的力量。

    反正自己的存在感也很低了,自己甚至都能自由活动了。

    先想办法把姚苌召回,然后再强行控制一些边缘人物,制造另一个意识网络。

    首先要控制的就是刑场的那些活埋者。

    他们单独的意识通讯能影响到自己,那反过来自己的也能影响到他们。

    接下来就按照这个计划悄悄影响他们,最终控制所有人。

    但这事急不得,自己得慢慢蛰伏,最好要有一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物。

    ……

    人间,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控制了朝政,威胁李昂改元“开成”。

    但还有以刘从谏为代表的藩镇与其制衡(担心他们“清君侧”),宦官也就没过分嚣张。

    李昂保留了一部分权力,但他心灰意冷,整日只是与朝臣谈论文学而已。

    他也时常幻想自己能像太宗一样澄清宇内,但终究是壮志难酬。

    837年6月,河阳兵变,节度使李泳被赶走,被李执方平定。

    838年,宦官势力继续打压异己,朝中党争问题也开始反复。

    李宗闵、李德裕等人虽然不在,但他们各自的下属杨嗣复等人在朝中继续党争。

    而接下来就是很经典的继承人难题。

    李昂本想立李湛的儿子李普,他完全没有他爹败家的风采,反倒资性韶悟。

    但他不久后便离世了。李昂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儿子李永,并立他为太子。

    可李永竟然像他大伯李湛,整日就是游手好闲肆意享乐。

    李恒后面的皇帝都是怎么遗传的啊,还是他们抱错孩子了?

    838年10月,太子李永离世。杨贤妃有很大嫌疑,太子的生母王德妃的死与她有关。

    同年,河北的义武军出事了。

    节度使张璠病重,本想举族归朝,但还没来得及下令便离世了。

    军队自发拥立其子张元益,并拒绝接纳朝廷派来的李仲迁。

    李昂完全不想管,打算直接默认张元益。还是裴度重新出山劝说张元益放弃割据。

    第二年,四朝老臣裴度离世,终年73岁。

    空间中,李恒与李湛被迫与李昂同甘共苦,他们的待遇降到了最低。

    胡亥与刘贺看他们可怜,偶尔就会给他们送些吃的。

    这些事情李世民和李纯都是知道的。李世民没有管,李纯是有刻意的成分在其中的。

    此外,李家的其他后人表现得似乎与之前并无二致,只是李适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在前一天直接找到了李世民。

    “太宗,您也许已经看到了晚辈身上的变化。晚辈现在已经想通了。”

    “说来听听。”

    李适:“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改变规则,但可以顺应规则。”

    “生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