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两方也都明着打了。他们的行动无非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在统筹换届上操作,让自己人上台;其二,拉拢自己的后人。
而经过那次的大会和对李旦的谈话,他的后人应该是安全的。
所以,自己可以考虑下主动进攻或者是以攻为守了。
另一边,感染者也做出了自己的决策。
他们这次行动的关键就是“快”,花费的时间越短越好,绝不能拖下去。
而突破口就是李诵和李纯,主要的实施者是李旦父子。
李旦:“可是,现在我们两个都被监视了。我们该如何掩人耳目呢?”
李隆基:“其实,现在都不需要我们出面。他们自会来找我们。”
“太宗对我后面的皇帝可是相当不了解呢。”
……
自打进入空间以来,李纯就有一种奇怪的说不上来的感觉。
而在上次的大战中,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他们这时候的皇帝通常都把太宗和玄宗相提并论。
他们二人的能力最强,也是后面的唐朝皇帝追寻的方向。
那么按理说,李家应该是以太宗为主,玄宗为辅,二人共同处理事务才是。
但实际上,玄宗被边缘化了。大战中太宗皇帝常常让自己顶上去。
自己也试着向玄宗询问,但每一次话题都被他精妙地岔开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此,他从空间的史料记载中寻找答案。
太宗与玄宗微妙关系,李世民与刘裕的大战,那次大会的真实意图……
还有父亲在那个时候的焦虑。他当时虽然没有明说,但自己也看出来了。
所以李世民是在刻意打压他。
这种打压可能也曾包括自己,但他后来觉得自己可以被利用,所以改变了态度。
想到这里,李纯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与父亲好好谈谈。
这天早上,他刚要推开门走出屋子,就发现了门缝下面被塞了一张纸条。
“去镜空间刑场,你会找到答案。”
李纯悄悄把纸条收好,然后就去找自己的父亲了。
而他刚才的举动其实已经被李世民看到了。
回到前一天晚上,出于修复电网的目的,王莽便要带着人来到唐朝楼。
当然,施工的过程一定是会被监视的。
王莽深知这一点。于是在临走前,他就用很明显的姿势往李纯的门缝下面塞了张纸条。
纸条上的字是王莽模仿李隆基的笔迹写的。
前面说过,李世民打算以攻为守。
王莽做得这么明显,或许是有声东击西的意味在其中。
所以,与其收缴纸条,还不如放长线钓大鱼,以此推理感染者的计策。
于是,在看过纸条的内容后,李世民就把它放回了原位。
接着说,空间时833年4月,李纯在栅栏区碰到了李诵。
“父亲,您在这。”
李诵:“嗯,随便来这逛逛。你找我有事?”
李纯并没有直接讲出他的来意,“是的,不知爷爷现在怎么样了。”
“他好多了。还是不怎么出面,但代宗告诉他要懂得掩饰。”
李纯:“掩饰……儿子明白。”
那些事情现在已经切切实实地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了。
父亲和自己都察觉到了李家的变化,他们在借代宗和德宗的事谈彼此。
李世民和李隆基关系不和,所以这些后人要站队了。
而自己应该是这些后人中最为关键的人物。
另外,刚才之所以他们要这样拐弯抹角的,是因为李纯怀疑自己被跟踪了。
实际上李治就跟在他的后面,而且栅栏区内也铺设了窃听设备。
说完这句话后,父子二人便都离开这里了。
李纯走到机房,本想按照纸条上的话找个隐蔽的时间去镜空间。
但他回想起了“掩饰”二字,忽然就有了更多的想法。
自己被盯得那么紧,而且纸条或许是昨晚塞进去的,那就大概已经被发现了。
这种情况下,对方依然要自己去镜空间刑场?
那边被封锁得很严实,但最近有传言活埋区中有一个人影在此游荡……
不说这个,如果真是这样,纸条上应该还餐服长别的信息。
他走进机房,尽量用身体挡着机器,查询了一些关于隐藏信息的方法。
这张纸上果然有。多出的信息用米汤书写,遇碘酒会变蓝。
“‘去镜空间刑场’,你会得到答案。”
就加了一对引号,但意思截然不同。
你会在去镜空间刑场的路上得到答案。
那答案就是自己刚才想的那些吗?
为确保安全,自己还是装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