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25章 风暴前夕 西北有孤忠

第225章 风暴前夕 西北有孤忠(2/4)

武则天为了任务留在空间,势必要干涉空间内部的情况的。

    而自己主动去那边,一定也会参与到那边的战斗。

    这样说来,两人的立场竟然在无形中发生了置换。

    而自己也不需要担心曹操,听说前几天嬴政还特地警告过他。

    “她现在代表义军。其中的利害关系不必多说了,你不要乱来。”

    否则就是嬴政集团引起的外交事故。

    曹操:“知道了,知道了,把我曹某当成什么了……”

    嬴政集团派出王莽、胡亥、宇文邕和高演,刘氏集团派出刘贺、刘秀、萧赜、陈蒨。

    本来大家都想把较强的人物留在空间中,但碍于那位义军大使的阻挠,只好作罢。

    回到他们商议的时候。

    武则天:“你们自己内部怎么样我们义军方面不管。”

    “但现在形势严峻,你们要是影响了我们的防御计划……”

    李世民:“知道了。听说本世界那边陷入了一些麻烦了吧。”

    武则天:“对,虽然与你们没关系,但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应该明白。”

    刘邦有些不爽地说道:“哼,很好,那就这么办吧。”

    他接着阴阳怪气了几句。

    “我们刘氏自然会多出力,你们李家作为空间的一份子应该也是一样吧。”

    “不过,我相信你们的品德,断然不会在这种时刻做出某些多余的事的。”

    武则天没有接话,她正在盘算着各方势力的情况。

    自己以这个理由让他们派出了较强的人物,那么大规模内战短时间就打不起来了。

    至少可以争取时间来想出更好的对策。

    而刘邦说到这里便离开了,但以上的阴阳怪气和不爽其实都是在演戏。

    刘邦虽然一开始由于武则天和李家的关系,质疑她的立场,但现在早就想通了。

    这样做太过于明显,义军派出她应该只是觉得她能进入这里最为适合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将错就错,假装自己依然偏激,从而让他们放松警惕。

    武则天想要支开各方的主力,而自己表现出不爽、无奈和妥协的态度。

    这样,他们就会认为刘氏集团的计划被耽搁,那边的事情解决前不会轻易开战。

    因此,只要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开战,就会出其不意。

    为了保密,这个计划他谁都没告诉。这样的表演才是最真实的。

    对付李世民,必须得用奇袭,得速战速决。

    接下来的几天内,空间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各方势力好像都没有什么动作。

    毕竟冷战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了。

    但在暗地里,各种侦查和刺探工作热火朝天。

    刘裕的性子很难被劝住,李世民已经完全放弃了。

    现在恐怕只有实打实的证据才能让他信服,但问题就在这里,证据很难找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放弃进攻。

    既然本世界对感染者的态度存疑,那就要尽快试探出来。

    空间时802年7月,李世民就去找了武则天,通过她传递了自己的态度。

    本世界没有任何回复,而这个行为本身就很让人浮想联翩。

    而王莽等人百无聊赖地驻守在伪空间了,那边基本上没什么事。

    也就王莽时不时地找那些伪装者询问火种二号的事,同时推测那支探险队生前的路线。

    一切看起来特别平静,简直就像暴风雨来临的前夕一样。

    而人间的大唐也同样暗流涌动,李适已经进入了昏庸的晚年。

    ……

    从798年开始,淮西的吴少诚一直在侵犯周边的领土,形同造反。

    李适让周边的节度使合兵攻打吴少诚,但官军缺乏指挥,这次讨伐便失败了。

    800年,李适让韩全义统率官军平叛。

    但韩全义不是个帅才,而且是靠巴结宦官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所以这次平叛依然失败。

    800年10月,李适宣布赦免吴少诚,与叛军和解。

    而在宦官的操作下,韩全义的大败被颠倒黑白为大胜,受到了李适的嘉奖。

    801年,王武俊离世,其子王士真接替节度使之位。

    徐州在张建封的治理下政治清明,但张建峰死后却发生了动乱。

    郑通诚暂代留后,死于兵变,将士们推举张建封之子张愔掌权。

    朝廷讨伐徐州失败,只能承认张愔的地位,徐州开始割据。

    前面韩全义的例子已经说明宦官势力掌握了朝廷大权。

    宦官控制了神策军,然后将地方节度使换成自己的人,从而控制了地方军权。

    他们控制三省六部,其他人为了保住地位,只能投靠宦官。

    此外,李适不顾群臣反对,坚持提拔卢杞和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