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袁燕 > 第591章 士徽的逃亡

第591章 士徽的逃亡(1/2)

    由于庞统先一步给龙编城解了围,这也导致征南、平南和安南三位将军张辽、黄忠和文聘,彻底成了笑话!

    因此,当三位将军到达龙编城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不是与袁谦的部队汇合,或者清理交趾郡周边的叛乱分子,而是选择追击士徽的残余部队。

    是的,三个南部战事的将军,带着近十万的大军去追击士徽那连两万人都没有的部队。

    但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士徽在九真郡还没休息,就知道了自己要被十万大军追击,只好立刻召集部队,继续逃亡到了日南郡。

    而张辽、黄忠和文聘三位将军的十万大军,虽然轻松拿下了九真郡,似乎完全不满足,直接继续南下,追击士徽的部队。

    士徽这次是真的没办法了,先选择了投降,而且是直接向在龙编城内休养的袁谦投降的。

    可惜,袁谦还没见到士徽的投降书,张辽、黄忠和文聘三位将军就派兵攻打了日南郡的治所西卷城。

    士徽几乎是没有一丝犹豫,立刻选择弃城继续逃亡,这次甚至连万人的部队都没带走。

    而且士徽这次,连交州都不敢待下去了,他直接带兵逃亡到了林邑国,并向林邑国表示了效忠。

    林邑国也是自负,由于士徽说他被燕军追杀,黄忠、张辽和文聘也自称燕军,林邑国以为燕军只是大汉朝廷下边的一个部队分支。

    狂的没边的林邑国居然说他们只朝贡大汉朝廷,没听过燕国。

    关键是涉及到外国,黄忠、张辽和文聘他们本来还想冷静一下,看看袁熙和祭礼司那边的态度,因为扯到外交了吗?

    结果,林邑国这么一说,还传到了袁熙那。

    黄忠、张辽和文聘心里立刻明白,林邑国的国王这路可就“走窄”了。

    兵马司和祭礼司的命令还没到,三位南方的将军已经带着部队杀进了林邑国。

    他们也不搞破坏,就是一个一个城池得拔下来,然后把各地百姓都赶到林邑国的都城区粟城。

    然后征南将军张辽、平南将军黄忠、安南将军文聘三人集体攻打区粟城。

    如果说袁谦攻打龙编城属于“黑科技”攻城法,那么黄忠、张辽和文聘攻打区粟城就是硬桥硬马的正面攻城法。

    可惜,区粟城虽然是都城,不说跟洛阳、许都或者邺城相提并论,甚至不如交州的治所龙编城。

    三位南方将军,居然一鼓就打下来了。

    直到抓住林邑国国王,黄忠、张辽和文聘三人都不理解,这个国王哪来的胆子跟他们叫嚣的。

    但是很可惜,三位南方将军再次没能抓住士徽,这小子居然这次连部队都不要了,只带着十几个亲卫兵逃到了更南边的扶南国。

    这次,征南将军张辽、平南将军黄忠和安南将军文聘都不追了。

    原因很简单,粮草不太支持了。

    而且兵马司和祭礼司分别来了左侍郎温恢和鲁肃,专门解决这些外交事务,三位南方将军都被要求回邺城交命令。

    至于太子袁谦,作为南方战区名义上的主帅,已经被他父王袁熙强行下令提前回到了邺城。

    袁熙这么下令的原因有三:

    一是他实在不想袁谦再去冒险了,找了这么多名士培养的继承人,好不容易有了不错的成绩,学谁不好,学他老子,在战场上玩“大冒险”。

    二是中书台侍中审配突然病重,暂时无法参政,中书台群龙无首,一时间袁熙又得自己兼职中书令的工作,有点累了。

    三是家里的人都在责怪袁熙给袁谦树立了错误的榜样,特别是甄宓,好不容易停止的“冷战”,她啥也不要,就要儿子!

    事实上,甄宓的亲生儿子应该是老四袁谅才对,可是甄宓更关心从小养到大的袁谦。

    于是,延康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袁谦终于回到了邺城,这一日,漫天大雪。

    “瑞雪兆丰年!”这次陪着袁谦回来的不光有王肃、荀闳、赵统和刘浪他们,还有法正和吕凯,此时说话的正是吕凯。

    法正是袁熙要求的,吕凯是袁谦自己带的。

    袁谦大概率是想让吕凯进中书台。

    而法正,袁熙似乎打算重用。

    “是啊!不过南方应该少雪,季平居然也知道!”荀闳调侃了吕凯一番。

    “哈哈哈!!!我呀!读的书比较杂,有些是关于农学的,因此知道一些北方气候与农时的关系。”吕凯并不会因为这点调侃就生气,直接回答道。

    此时,袁谦似乎正在想事情,并没有理会吕凯与荀闳等人的互相调侃。

    “太子似乎有心事?”法正直接问道。

    袁谦看了看雪,说道:“今年的冬天邺城这边似乎又会很冷,怪不得父王召集让我们回来。怕不是误会了南方也是极冷的天,不宜出兵。”

    “不会的,燕王这边的南方人也不少,如今正是南方作战的最佳时期,燕王不会不知道。我怀疑燕王还是想殿下了。”王肃赶紧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