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年代文里做纸扎 > 第2515章 葫芦娃

第2515章 葫芦娃(2/2)

但他可以拍胸脯保证能够弄到。

    不过在下午拿到票之后,带着徐婉晴和悦悦来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李弘文在门口发现这个时候居然就出现了黄牛党。

    “前排最好的位置,就加5毛钱一张,我们这也是临时有事儿,不然肯定是不可能出手的。”

    “那您这话说的,我们买这个票也是费了老大功夫,托了人的,多5毛钱您不要,有的是人要,售票处那边已经没有票了,你除非明天自个早早的过来排队,不然明天的票你也买不着,现在只需要多花五毛就可以拿到最好位置的,您觉得哪个合适?您的功夫不算钱呀?”

    “放心,这个票都是正规的,您可以看。”

    李弘文听着旁边不远处黄牛兜售手中电影票的话术,是真的有一点点的诧异。

    这个时候的黄牛党已经有这么成熟的话术了吗?

    “投机倒把!”

    而有其他的买了票的观众,听到旁边黄牛的声音,一脸的不屑。

    除了黄牛,让李弘文觉得比较惊讶的是,在电影院的门口还出现了很多小商小贩,他们向看电影的人兜售着自己制作的花生,瓜子之类的小零食。

    李弘文出钱买了两份,一份瓜子,一份花生,卖瓜子花生的用的是旧报纸给他包的。

    量还不少,李弘文尝了尝,做的味道都挺不错的。

    “你们这个一天卖的多吗?”

    买完以后,李弘文好奇的跟卖花生瓜子的聊了两句,虽然这些人也没有告诉他实情,但是李弘文能够从他们这一块卖的这些数量上,大致推算他们这一天挣得应该不少。

    如果说每天都能够有这样的一个销售情况的话,李弘文估算他们一个月挣的比正常工人的工资要多的多。

    其实这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也大概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这些小商小贩逐渐成为了很多人发财致富的途径,而也是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那句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街头谚语。

    正常工作的工人或者是上班的,因为单位效益,因为整个上面审批制度的原因,工资其实是没有太多增长的。

    但是这个时候做这种小商小贩,却因为之前上面不允许做,突然一下放开,很多人都挣到了钱。

    只是这个时候做这些还被很多大众所嫌弃,认为这不是一个正经的事情,是有一点危险,甚至说都是那些混不下去的人才做的。

    可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敢下海去做生意的,大多数都挣了钱,很多几十年后成为各地首富或者是全国首富的人,大多数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下海,开始真正进入他们的商业之路。

    “说起来前几天我在中关村那边看到了几个大学的同学,他们好像没有去分配的单位,或者说是从分派的单位离职了,改行做了个体户。”

    见李弘文对这些小商小贩有兴趣,徐婉晴就提起了前段时间碰到的几个同学。

    “他们在那边卖什么东西?”

    “计算机相关的一些配件和配套的东西,不过现在计算机这个东西在京城只有少部分的单位才能够用得起,所以他们的生意并不太好。”

    “只要他们能够坚持做下去,未来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不要小看个体户,这个才是未来华夏经济真正的根基。”

    李弘文笑着道,计算机这个东西这个时候确实没那么火,但是只要这些人能够坚持住,坚持几年,当计算机开始真正步入民用,那么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那位姓柳的大概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从科学院出来做计算机公司吧,他们好像也是售卖计算机的配件以及相关的东西。

    不过对方有科学院的背景,所以起步要比徐婉晴说的这几个大学同学高不少。

    “嗯,他们也是这么看的,虽然说现在可能只能混个温饱,但是他们认为这个事情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光明的。”

    徐婉晴点点头,她想起跟这几个大学同学聊天的时候,这几个人说起这个事情,是眼里泛起的那种光芒。

    这是几个有梦想,有野心的同学。

    当时她也鼓励了几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