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年代文里做纸扎 > 第2462章 参加一个会议6

第2462章 参加一个会议6(1/2)

    “丰叔您这是难为我,我就一后辈末进,哪有资格在这么多大佬面前说话。”

    李弘文站起身笑着道。

    “你就别谦虚了,我们这些人都知道你现在的家底,那可以说是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我们这些人都是理论派,真要到实战还得是你以及荣先生才是真正的商业专家。”

    李宏弘的话惹得很多人都笑了起来,有人大声对着李弘文喊道。

    这些天里头李弘文的态度以及对众人的尊敬,让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李弘文这个后辈。

    而且确实在私下聊天的时候,李弘文也是经常言之有物,并不是泛泛其谈的草包。

    所以很多人都想听听李弘文对这个事情的真实看法。

    “那我就抛砖引玉,借花献佛,说一点自己的浅见。”

    看这些人的样子,李弘文知道,今天肯定得说点什么,就笑着道。

    见李弘文真准备聊一聊,现场立马响起了一片掌声。

    待掌声停下,李弘文想了想道。

    “在这些技术当中,军工方面我就不谈了,因为这些东西的保密级别通常都很高,而且是不会转向民用,或者说要转民用也得在研发出好几代之后,将最初的一代转向民用。

    我们说一说这些本身就可以应用到民用领域的技术。”

    “有很多技术,我们目前确实落后于国际水平,与国际上那些先进的技术相比,可能差着好几代。

    但从商业的角度去看,这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好事。”

    李弘文这么一说,现场的很多人都有一些好奇,为什么落后的多了反而是好事?

    “因为落后了好几代,我们就不需要从最初的第一代研究,可以直接跳过前面的,拿国外的那些公开的成熟的技术直接去研究。

    这对我们的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本来说都是好事。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和研发时间。”

    “而任何一个产品想要商业化,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去支撑,这一点我们是比较有优势的,我们国家拥有着非常多的人口和地域,足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对于任何一个从商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我知道有一些人提出了用市场换技术的说法。

    这个在目前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也是比较可靠的。

    但有一点我要提醒,那就是市场换技术换来的都是我说的这些技术,不会有真正的尖端高科技的技术给我们的。

    这些掌握技术的国家和公司会将技术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会轻易将这些技术放出来的,除非他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

    而且放出来的时候,也一定是因为一个超高的价格。”

    “所以我的看法是可以以市场换技术,但是真正的技术我们要在他们给我的这个技术之上去进行研究,去突破他们对于技术的封锁。

    不能指望着他们将最新的技术给我们,要是存在这个想法,那一定会被他们卡住脖子的。”

    “至于这些技术,我相信如果说每一个拿到对方技术的工厂去好好做,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挣到非常多的钱,只要将这些钱当中一部分作为研发资金,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我们国家科研人员人的智慧,去突破他们的技术,不是一个难事。”

    李弘文的话让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懂,但是这些年国家跟西方的关系变得融洽,对于西方伸出的一些橄榄枝,他们还是比较认可的,有人认为是可以共同合作发展的。

    这就导致很多人想要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西方身上。

    “对于你说的这个,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西方社会是一个契约型社会,他们非常尊重契约精神,一旦我们跟他们签订东西,他们会按照契约跟我们履行的,不会出现说的这种不交技术给我们的情况。”

    李弘文的话让现场有人立马站起来反驳他。

    这个时候西方的信誉还没有破产,很多人还是很信服西方人的那一套的,认为他们尊重私有财产,认为他们尊重契约精神。

    甚至有人认为西方就是文明的灯塔,他们是非常大公无私的,希望文明之火传遍全球,愿意无偿帮助其他落后国家。

    当然今天能够来到这里的人,在政治倾向上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存在完全偏向于西方的情况。

    但对西方有一些好感,有一些偏向的还是有的。

    毕竟这些科学家当中有不少人都是去西方留过学的,甚至在西方生活很多年,做过任教或者是做过研究的。

    在西方的信任没有破产之前,特别是这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是看不到西方表面下的那些阴暗的。

    因为他们在那边的时候,看到的大多数都是非常美好的事物。

    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西方还是美好的。

    他们相信西方人会遵守承诺,会尊重契约,会按合同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