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江花玉面 > 第562章 血肉(四)

第562章 血肉(四)(2/2)

到了谁的眼泪。“我外祖父的卷宗里写,他攻破临仙那天,看见城墙上晒着好多栀子花瓣,说是温将军要给夫人做香囊。”他忽然回头看瑾潼,眼里的光很亮,“他说那是他这辈子见过最香的城。”

    温瑾潼把拼好的玉佩系在红绸上,蝴蝶悬在灵位前,像在给故人请安。“我爹埋在砖缝里的花瓣,不是为了镇邪。”她望着齐太子,“是想让我娘知道,他守着城,也守着她。”

    齐太子站起身时,锦袍下摆沾了些泥土。他解下玉佩递过来,指尖碰到瑾潼的手,两人都像被烫了似的缩了缩。“中秋过后,我让军需官清点滁州的田亩。”他望着远处的重建工地,夯土声闷闷传来,像谁在数着日子,“那些地,原是魏国的,就该还给魏国。”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明年花开时,我能不能……带着我娘的手帕来?”

    温瑾潼捡起块掉在地上的红豆酥,吹了吹上面的灰递给他。“张副将说,他藏着当年夫人酿的酒,埋在东墙下,说等祠堂落成,要敬给老将军。”她笑起来时,眼里的光比琉璃灯还亮,“到时候让他多埋一坛,等你来了,就着花香喝。”

    齐太子接过酥饼的手有些抖,指尖捏得酥皮簌簌掉渣。远处的更夫敲了三更,梆子声在山谷里荡开,惊起几只宿鸟,翅膀划破月光,像扯碎了块银绸。

    第二日清晨,望月堡的城墙上凝着层白霜。温瑾潼望着齐军的队伍往东南走,齐太子骑在白马上,青灰锦袍在风里展成面旗。有个亲兵怀里揣着个油纸包,时不时摸一摸,想是昨晚偷偷藏的红豆酥。张副将掏出个小瓷瓶,往嘴里倒了片薄荷,辛辣气呛得他咳起来:“老将军当年总说,打仗是为了不打仗。如今看来,他没说错。”

    温瑾潼低头看城墙下的栀子苗,晨露被太阳晒得发亮,叶尖的水珠坠下来,在土里砸出个极小的坑。她忽然想起昨夜齐太子临走时说的,他娘的手帕边角绣着个“安”字,针脚歪歪扭扭的,像个初学写字的孩子。

    小工匠举着城砖跑过来时,砖面上的窑火温度还没散尽,映得他脸红扑扑的。“郡主,这砖上刻什么字?”他手里的刻刀磨得雪亮,是用当年温家军的断剑改的。

    温瑾潼望着东方的朝阳,银枪在手里转了个圈,枪缨的明黄在晨光里划出道弧。她伸手在砖面上轻轻划了个“安”,指尖被烫得微麻,却笑得眉眼弯弯:“就刻这个字。让往后住在这里的人都知道,这城墙上的每块砖,都藏着个安稳的念想。”

    工匠们刻砖的“叮叮”声混着夯土声,在临仙城的晨光里漫开。有块刻好的“安”字砖被砌在东墙下,砖缝里落进片新摘的栀子花瓣,嫩黄的瓣尖沾着露水,像谁刚哭过的眼。张副将拄着拐杖走过去,用手指把花瓣往缝里塞了塞,嘴里念叨着:“老将军,夫人,你们看,这城啊,真的要开花了。”

    风掠过城墙,带着新土和花香,往东南方向去了。那边,齐太子的队伍正走着,忽然有片栀子花瓣落在他的鞍前,他伸手接住,指尖触到那点嫩黄,忽然想起昨夜祠堂里的烛火,暖融融的,像母亲当年烤点心时灶膛里的光。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