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真在表面上所流露出来的这种看似毫不介意的态度让李元昊多少对形势产生了一些误判。在他看来辽国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别说是现在,他老爸李德明当年都可以把辽国的警告当成空气,他又为什么要那般畏惧辽国人呢?更何况,宋太宗当年派遣宋朝当时的第一名将李继隆发动五路大军深入西夏境内作战,可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辽国如今虽强,可也未必就能强过当年的宋军,你辽国人在草原上很勇猛,可到了我们这边的沙漠戈壁估计照样得抓瞎。
有鉴于此,李元昊的胆子也就变得更大了,他似乎是铁了心要去招惹辽国。三个月后,在李元昊的鼓动下,辽国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带领所属部众集体归附西夏。耶律宗真大怒,他命人前去西夏强令李元昊把这些人放还辽国,但李元昊直接就一口回绝:“是他们自己要来投奔我的,又不是我强迫的,关我何事?”
耶律宗真这回就不是大怒了,而是近乎于歇斯底里般的狂怒,他不得不提前对西夏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很快,一队又一队的辽国铁骑相继开赴边境集结待命,辽夏边境的战云就此空前密布。
李元昊知道这一次自己是彻底惹怒了耶律宗真,为此他被迫对宋朝做出“妥协”,他不再坚持向宋朝索要更多的岁赐,而是答应了宋朝方面提出的每年二十五万的岁赐数额。同时,他派遣使者前去向辽国西面的阻卜诸部(蒙古各部的前身)求援,他希望能够与其合兵对抗辽国。但是,此时的阻卜并不是后来纵横天下的蒙古,他们对辽国的实力还是很忌惮的。李元昊派出去的使者被阻卜大首领乌八直接给绑了起来并交给了辽国发落,不但如此,乌八还请求能够带领所部与辽国一起讨伐李元昊。
公元1044年8月,眼见辽军在黄河对岸越聚越多,李元昊彻底慌了神。阻卜已经抛弃了他,宋朝更是不可能帮他,如今他所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到了这时候李元昊仍然心存幻想,他派人带着一大堆的礼物以朝贡为名去向耶律宗真询问辽国为何要陈兵于境上,耶律宗真这时候简直是气得一句废话也不想多说,这些西夏使者被他尽数扣留并羁押。李元昊再次派人过来,这一次耶律宗真直接把这些人先打了一顿鞭子再又关进了小黑屋。
这年的九月下旬,辽国方面的兵力集结已经基本上宣告完成,而李元昊也尽起本国的精锐之兵以七万人的野战军团对决辽军。这七万人可以说是李元昊最后的老底,更是他手中的精锐和王牌,但看看辽国方面的兵力就能知道李元昊此时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此次征伐李元昊,辽国高层几乎全体出动,皇帝耶律宗真、皇太弟兼辽国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时年12岁的皇长子兼辽国燕赵国王耶律洪基、辽国南北两院枢密使,这些辽国的顶层人物几乎一个不落全都披甲出征,而辽国的总兵力则是将近二十万。这其中耶律宗真自己率领的辽国御营大军就有十万人,而他的弟弟、辽国天齐王耶律重元则率领七千铁骑为全军的左翼,辽国北院枢密使、韩国王萧惠率领六万铁骑为大军的右翼,赵王萧孝友率军作为全军的后援。
公元1044年10月,黄河的河面终于是开始结冰,近二十万的辽军兵分三路直接踏冰过河向对面的西夏杀了过去。不过,在这一路上激烈的战斗场面并没有出现,辽国铁骑一路狂奔走出四百里之后也没见到沿途有一个西夏人的影子,直到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德胜寺的地方之后耶律宗真才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深入敌境四百里却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瞧见,这样的情景不仅是太过诡异,甚至是有些阴森恐怖,难道说西夏人全被吓得跑光了?为了稳妥起见,耶律宗真也不敢再继续深入,他命辽军就在此处扎下营磐并派出侦骑打探西夏人的行踪。
李元昊真的害怕了吗?并没有,他的这一招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诱敌深入外加坚壁清野,目的就是为了消耗掉辽军的锐气并拉长辽军的后勤补给线。面对辽军此次黑云压顶一般的攻势,李元昊再次祭出了祖传的游击大法。要说这老李家还真的是具有先天性的游击战天赋,在这方面李继迁称得上是战术大师,李元昊却更上一层楼,他已经晋升为战略大师。只不过,所谓的大师也时常有翻船的时候。
在将辽军诱入本国的纵深地域之后,李元昊又故意让耶律宗真在此地喝了几天的西北风,如此一来辽军的锐气基本已失,而后勤定然也开始吃紧,谁叫他们当初一口气跑得这么快这么远呢?李元昊就此觉得自己的战机来了,他让人化装成牧民模样去打探辽军的虚实以便伺机搞个偷袭什么的,但这个倒霉蛋很快就被辽国的侦骑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