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春秋发明家 > 第256章 尽快促成天下一统

第256章 尽快促成天下一统(2/2)

由!前年城濮之战,数十国联军攻我城池,天下近八成之国都有参与,这便是我新国最好的出兵理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木耒微微点头,又问道:“你意欲从何处发兵?”

    “儿子决定要兵分三路:西路军自邢丘发兵,进入郑国、许国,最终攻入楚国。

    中路军自城濮起兵,依次入宋国,陈国,蔡国等诸国,最后也进入楚国。

    东路军自鄣邑起兵,先进入鲁国、莒国、邾国,而后肃清周边之小国。再一路向南,攻入徐国,淮夷、吴越之地。”

    “如此多线作战,以新国国力,能否承担得起?”

    “父亲,您还不知我新国家底?今夏冬麦丰收,新麦颇多无处屯放,三年前的公粮尚在国屯之中,陈粮只会慢慢霉变。若是遇上灾年,国屯之粮便可供国人食用一年半有余。”

    “若真是如此,也确是到了用兵之际。那你此次出兵,需调用多少兵马?”

    “儿粗略估计,15万兵马足矣。每路精骑1万、步卒2万,后勤辎重部队2万,三路合计十五万。”

    “可足用?”

    “父亲莫要高看他国士卒,诸国之军莫要说对阵我精骑、步卒,恐怕我新国的后勤兵都能吊打他们!”

    “即便如此,你也万不可轻敌!”

    “儿绝不会轻敌!邯郸有诸国之人,他们心向新国,甘愿为此战效力。他们引路、游说在前,新军在后,此战并无凶险。”

    “即便如此,你也不可掉以轻心。楚国吴越之地,遍布水泽,气候湿热,恐怕我新军会水土不服,这才是大事,你需做好万全准备。”

    “儿知晓,谨遵父亲教诲。”

    “此战需几年?”

    “战求稳,而不求速,以求稳为根本,约三至五年可肃清大江以北诸国,而后再向南图进……”

    木耒见世民如此对答如流,满是欣慰的点头,这南征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