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春秋发明家 > 第255章 油城

第255章 油城(1/2)

    在船队走了之后,木耒也没闲着,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要做。

    他把国家托管给自己的大儿子世民,告诉他:若是有国来投,就照单全收,赏赐宝物。不要与任何国家轻启战事,若是遇到挑衅,也需要坚决反击。

    而木耒呢,则带着一万精兵,上千的工匠,以及上万的完成六年学业的青壮移民,在鸡泽乘船,沿着黄河逆流而上。

    新国万名精兵出动,这可不是小事,上次有这阵仗时,是灭齐的时候。现在逆流而上,在黄河中游的郑国坐不住,周王姬郑也坐不住了。

    自新国成立后,新君木耒只在立国最初的几年外出过,后面的十几年,他就没离开了邯郸,最多也就是去他曾经的封地瞅瞅。

    现在突然逆河而上,而在黄河之畔的,只有周天子的周国和郑国了,难道这是要向他们动手了吗?

    船队出发的时间是秋季,大小船足有近百艘,在河上拉开了五六里的距离,很多船还都张着帆,大船上的桅杆,有的有二十米高,在河边望去,非常的壮观。

    有的船上还可看到黑洞洞的炮口,郑人们知道,那是金蟾炮的增强版。遇到这种情况,在新国上游的周、郑二国不害怕才奇怪。

    船队过了郑国的地界,没有停船卸兵,郑君心中的大石头终于稍稍下沉,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先奔着周天子去的。

    黄河过了邢丘,水流就变得急促起来,船队最终没能走到焦邑,也就是三门峡那里。

    木耒担心船的安全问题,便让船停在了这里,在一处相对较缓的地方下船,改为步行,依旧是沿着黄河继续向西,向北而去。

    黄河从河套一直到河南邢丘,也就是温县附近,河流落差非常大,很多地方水流湍急,不适合航行。但并不代表此段黄河都不能行船,其中有几段也是可以进行航运的。

    因为船有蒸汽机的加成,乘船比用双脚来赶路来要快很多。更何况,还有许多的物资和设备需要运输呢。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哪里呢?是陕北。这一块区域在原来晋国的对岸,现在这里还被白狄占领着。

    他们没有贸然进入白狄的领地,便依旧是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时而步行,时而乘船。

    当然,后面所坐的船,已经不是下游的那批船了,而是长期往返于秦地和晋地的机动船。

    这些船可以从渭水一直航行汾水,也就从是秦国旧地,到晋国旧地的新田附近,既能保证两地货物的往来,若是发生紧急军情,两地还可互相增援。

    木耒一行人沿着黄河拐弯后继续北上,一直到达了晋国旧地的北端,一个叫楼邑的地方。然后,木耒便在这里暂住了下来。

    那些精兵们,则开始准备渡河,为进攻白狄做准备。这里提前已经准备了一些渡船,这些军队三五日便能沿河西进。

    军队分批乘船,沿着延河逆流而上,就能轻松的到达延河两岸。

    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另一世叫延长县,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开采石油的地方。据记载,这里的石油埋藏非常浅,第一口油井深度只有几十米,不到百米。

    现在,新国的这些蒸汽机,已经可以用来打井,打井的最大深度,可达到300米以上,所以木耒此行到这里的目的,便是要开采石油。并顺带在这里建设一个石油城。

    这里远离新国首都邯郸,木耒为什么不去更近的莫国(任丘)、天津、或是齐地的济水河口(东营)呢?

    主要原因就是石油埋藏的太深,动不动就是3000米的埋深,以新国现在的能力,只能打几百米深的井。

    而木耒,也想在这自己这短短的一生里,完成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和应用。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木耒之后,全天下也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至于蒸汽机、内燃机、电力发展的终极形态,木耒也已经带到了这个世界。在新国的宫殿中,有一间神秘的屋子,叫未来书屋。在那里,记载着这个世界上的人意想不到的科技。

    这里白狄的数量稀少,此处多是坡地,此时的黄土高原,还不像后世那样千沟万壑,但也已经显现出了沟壑交替的现象。

    白狄的事情这里便不再多说了,对于久经战阵的新军精兵,对阵几乎和野人没什么区别的游牧民族,那基本上就是一场狩猎,或着是屠杀。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便是在这里筑一座城。

    木耒此行,带来了大概有两三千名工匠,还有上万名的青壮。

    这些青壮全是在新国成立之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受过完整的六年教育。而且,其中的好些人,还是木耒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

    这一年的严冬里,新军们肃清了延河两岸,一百里地之内的白狄,那些移民的队伍也沿着延河,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河边的谷地,他们要在这里筑一座城,木耒给这座城起了一个另类的名字——油城。

    也就在这个时候,木耒也从楼邑出发,来到了正在兴建中的油城。

    就在这个寒冬里,所有的人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