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对身边的士兵说道:“立刻封锁丞相府,不许任何人进出。仔细搜查府中的每一个角落,看看能不能找到王永恩逃走的线索。”士兵们领命后,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始在丞相府内进行地毯式搜索。
苏烈则在丞相府中四处查看,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他来到王永恩的书房,书房里一片凌乱,书籍和文件散落一地,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苏烈蹲下身子,捡起一份文件,仔细查看起来。文件上的内容让他眉头紧锁,原来这是王永恩与金兵勾结的更多证据,上面详细记录了他向金兵出卖的大宋军事机密以及收受的贿赂情况。
苏烈将文件收好,心中暗道:这些证据更加坐实了王永恩的罪行,无论他逃到天涯海角,都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
随后,苏烈带着从丞相府搜到的证据以及王永恩逃走的消息,匆匆赶回皇宫,向皇帝禀报。
皇帝听了苏烈的汇报,脸色铁青,龙颜大怒,拍案而起道:“好个王永恩,竟然如此狡猾!不过,他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苏烈,你此次搜寻证据有功,朕命你继续追查王永恩的下落,务必将他捉拿归案!”
苏烈跪地叩首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天涯海角也要将那叛徒抓回来!”
紧接着,苏烈想起此次太原城守卫战的艰辛与胜利,觉得必须让皇帝知晓其中关键人物的功劳,便恭敬地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此次太原城能成功抵御金兵的进攻,实在是艰难至极。当时,太原城仅有一万人马,而金兵却派出了十万大军压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武林盟主李昂挺身而出。”
苏烈微微握紧了拳头,仿佛又回到了那场激烈的战斗之中,继续说道:“李昂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强的武艺,亲自登上城墙,大声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身姿矫健,眼神坚定,那模样让每一个士兵都为之振奋。他日夜坚守在城墙上,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凉水。他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时而设下埋伏,让金兵猝不及防;时而组织敢死队,主动出击,打乱金兵的阵脚。多次化解了金兵的猛烈攻势,让金兵寸步难行。”
“并且,李昂在江湖中威望颇高,他一声令下,不少江湖义士纷纷响应,前来协助守城,为太原城的守卫战增添了强大的力量。若不是李昂的努力,太原城恐难守住。臣在战场上看着李昂的指挥,心中对他也是钦佩不已。”苏烈说着,脸上露出了敬佩的神情。
皇帝微微点头,面露赞许之色,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钦佩,道:“没想到这武林盟主竟有如此作为,以一万人马抵御十万金兵,实乃我大宋之幸。待击退金兵,朕定要好好嘉奖于他。”
与此同时,皇帝深知王永恩的背叛暴露了朝廷内部的严重问题,当即决定召开朝会,大力整治朝纲。
朝会上,皇帝目光如炬,扫视着满朝文武,沉声道:“王永恩勾结外敌,背叛国家,此等罪行令人发指。这也警示着朕,朝廷内部已暗藏祸端,若不整治,大宋危矣!从今往后,各级官员需严格自查自纠,凡有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
随后,皇帝话锋一转,看向苏烈,说道:“苏烈,如今金兵在边境蠢蠢欲动,太原城乃大宋防线之要地,朕命你即刻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太原,加强城防,抵御金兵入侵。朕命你为主将,陈靖宇为副将,此次大军全由李昂统领,太原一事李昂可全权负责。李昂既有守城之功,又有勇有谋,朕相信他能统筹好一切。你二人此去需全力协助李昂,不可有任何懈怠。”
苏烈心中一震,感受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再次跪地,昂首挺胸,坚定地说道:“陛下,臣明白!李盟主守城有方,臣定当全力配合,与他一同死守太原城,不让金兵踏入大宋领土半步!陈将军作战勇猛,有他相助,必能如虎添翼。”
此时,陈靖宇也向前一步,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放心,臣定当辅佐苏将军,全力协助李盟主,若有违命,甘愿受罚!”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朕相信你们。大军所需粮草、兵器等物资,朕会命人尽快筹备妥当,你回去后即刻整军备战,早日出发。”
“谢陛下!臣告退。”苏烈与陈靖宇起身,大步走出宫殿,心中既背负着缉拿王永恩的使命,又肩负着协助李昂保卫太原城的重任,但他们毫不畏惧,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扞卫大宋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宁。
回到军营后,苏烈立刻开始整军备战。他亲自检查士兵们的装备,确保每一件兵器都锋利无比,每一副铠甲都坚固耐用。他还与陈靖宇以及将领们商讨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苏烈与陈靖宇二人配合默契,苏烈凭借丰富的经验把控大局,陈靖宇则以